第 1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第11課 “伐無道,誅暴秦”
(總第 課時)
設計人:施新紅 使用人:
學習目標:
1、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現,有關陳勝、吳廣起義及秦朝滅亡的基本歷史知識,及楚漢之爭的簡單情況。
2、探究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的原因,培養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
3、認識秦的暴政是激起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從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學習重點:秦末農民戰爭
學習難點:秦亡前后,項羽、劉邦等領導的戰爭性質的變化。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全面閱讀教材,標注知識點,并思考下列問題:
1、閱讀62-63頁“秦的暴政”一目,說出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現。
2、閱讀63-64頁“陳勝、吳廣起義”一目,說出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簡述起義的概況、意義,并在組內交流。
3、閱讀64頁“農民起義推翻秦朝”,回答:劉邦、項羽是如何推翻秦朝統治的?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
(1)席卷六國的強大秦朝為什么只存在了十幾年就滅亡了?這給我們什么啟示?(組內討論)
(2)秦朝滅亡之后,出現了“楚漢之爭”,即項羽和劉邦之間的戰爭。那么,楚漢之爭仍屬于農民戰爭嗎?楚漢之爭的結果如何?
(三)拓展延伸
這節課內容涉及的成語故事很多,大家查找一下(包括課本、成語詞典、課外讀物),看誰找到的最多。
(四)系統總結
1、師生共同構建知識網絡,復述本節內容。
伐 秦的暴政:(表現)
無 陳勝、吳廣領導(第一階段)
道
秦末農民戰爭 項羽、劉邦領導(第二階段)
,
誅 歷史意義:
暴
秦 西漢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
2、制作本課歷史大事年表。
(五)鞏固訓練
一、選擇題
1、陳勝、吳廣起義軍建立政權的地點在( )
a. 大澤鄉 b. 漁陽 c. 咸陽 d. 陳
2、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是( )
a. 國人暴動 b.牧野之戰中商軍陣前倒戈
c. 陳勝、吳廣起義 d.項羽、劉邦起義
3、秦朝統治者向誰投降?
a. 陳勝、吳廣 b. 項羽 c. 劉邦 d. 趙高
4、“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反映了( )
a. 陳勝具有遠大的理想 b. 陳勝等人的反抗精神
c. 王侯將相之間的矛盾 d. 陳勝想進入統治階層
5、關于陳勝、吳廣起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秦的暴政是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 b. 爆發于公元前2XX年
c. 建立了陳政權,推翻了秦的統治 d.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
二、簡答題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賈誼《過秦論》)你能回答賈誼的問題嗎?它的滅亡給后人的啟示是什么?
三、活動與探究
議一議:分小組討論,如果陳勝、吳廣在前往漁陽戍邊的途中,沒有遇到大雨,秦末農民起義還會爆發嗎?為什么?
(六)當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