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光
1. 學習第1段。
(1) 指名讀第1段,邊讀邊思考:黃繼光所在的營在什么時候,接到上級的什么命令?
學生讀課文后,找出重點句回答上述問題。
(2)投影出示重點句,討論。
“黃繼光所在的營已經持續戰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級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奪下敵人的597.9高地。”
課堂討論:“黎明”是什么時間?通過討論知道黎明是天快亮或剛要亮的時候。
從接受任務到完成任務大約是多長時間?戰士們在什么情況下接受這一任務的?從哪些詞看出?說明了什么?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如此短的時間要完成這項任務的難度是非常大的。(“持續”一詞是延續不斷的意思,連續了“四天四夜”說明戰斗很激烈,時間緊迫。)
(2) 指導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體會戰斗的激烈和時間的緊迫。
(3)用簡潔的語言歸納段意:接受命令。
二、學習第二段。
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1、黃繼光為什么要主動請求任務?小組討論后回答。
2、理解重點句子:
(1) 戰士們屢次突擊,都被比雨點還密的槍彈壓了回來。
“屢次”上什么意思?去掉這個詞行不行?為什么“屢次突擊”都沒有成功?
“屢次”是多次的意思,去掉這個詞就成了一次突擊了,有了這個詞更能說明任務艱巨。
指導朗讀這句話。“屢次”“比雨點還密”“壓”要重讀。
(2) 分組討論句子:
黃繼光憤怒地注視著敵人的火力點,他轉過身來堅定地對戰斗員說:“請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
讓祖國和人民聽我們勝利的消息吧!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感情,注意有感情地朗讀。)
3、齊讀第二段,說說這一段寫什么?
(請求任務)
小結學習方法:先帶著問題讀課文;再體會重點詞語、句子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讀;最后想一想這一段的意思,用四個字概括。
三、根據上述方法,自學第三段。
1、 分組學習,討論,朗讀。
出示要思考的問題:(1)黃繼光和兩位戰士是怎樣沖上去的?
(3) 黃繼光負傷后又怎樣做的?畫出描寫黃繼光動作的詞。
(3)是什么力量使他用自己的胸口堵住了敵人的槍口?
2、 以小組匯報學習情況,教師注意重點引導比較以下句子,并加強指導有感情朗讀這些句子。
(1) 戰士們屢次突擊,都被比雨點還密的槍彈壓了下來。
子彈像冰雹一樣射過來。
在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了!
(全文三次出現把子彈比作雨點、冰雹、暴風雨的句子,說明敵人的火力點越來越強烈,戰斗越來越激烈,但黃繼光卻沒有退卻,表現的英勇頑強。)
(2) 他用盡全身力氣,更加頑強地向前爬,還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體會句中的數量詞和省略號,表現了黃繼光的頑強的意志。)
(3) 啊!黃繼光突然站起來了!在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了!
只見黃繼光又站起來了!
(比較兩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站起來,體現他對敵人的仇恨和他同敵人拼到底的決心。尤其是第二次,說明了啊為了戰斗的勝利,決定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
3、 段意:英勇獻身
四、學習第四段。
1、 齊讀后,讓學生理解:“戰士們像海濤一樣向上沖。”
2、 歸納段意:占領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