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這的確是艱難的抉擇。大家都意識到這壺水對自己的生命有多重要。
(5)這艱難的抉擇其實就是生與死的抉擇,但這個人最終選擇了把水灌進汲水器中,他冒著生命危險到底為了什么?是什么促使他這樣做呢?是什么給了他如此大的力量,讓他把生死置之度外?
(寧愿冒著犧牲自己的危險,也要試試為更多的人,找到救命之水。)
(6)汲水器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個夠,此時的主人公是什么心情?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3.你認為他有著怎樣的品格?
(高尚無私、置生死于度外)你除了感覺到他這種舍己為人、甘于奉獻的精神,你還體會到什么?
感受到了主人公為自己關愛、幫助別人而興奮不已,這正是他從給予中體味到的快樂。現在,他想把這種歡樂告訴每一個沙漠旅行者。齊讀他在紙條上加的這兩句話。
“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嘗到甘美的泉水。”請你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這句話,時時提醒著在沙漠中將絕處逢生的人們,老師希望這句很富哲理的話,也會時時提醒著我們每一個同學。齊背這句話。
如果你也因此得到了甘甜的泉水,你會在紙條上寫些什么?
四、讀寫結合,暢談感受。
1.一段生動的故事,一份濃濃的情誼,一個做人的道理,像甘泉一樣流進我們的心田。(幻燈片展示:給予別人快樂與幸福,就是給予自己快樂與幸福。)
2.同學們學習了課文以后,感受一定很深,把自己的感受寫一寫,在自己心中播下一粒無私、誠信的種子。
五、感情升華,拓展延伸。
有句話叫付出永遠比索取快樂。如果我們人人都互相給予,心中充滿愛,我相信,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里,大家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創造出更加美好的世界。請記住一句話:給予永遠是快樂的。
從生活實際出發,感受選擇,為文章情感的激發做鋪墊。
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自己獨特的感受,令思維在廣泛的時間和空間內得以充分的發展。
自讀自悟,讀中悟,悟中讀,通過讀、思、圈、注、議,讀到文本中去,品到文本中去,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出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通過換位體驗,使學生與人物達到情感交融,體會主人公的堅強、不放棄一絲希望的精神,突出這壺水的珍貴與抉擇的艱難。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也是一種很好的感悟課文的方法,引導學生將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深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更能促進學生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
在學生交流表達中,教師給予適時的引導,使學生與主人公一起經歷這個艱難的抉擇,共同體會給予的幸福和快樂,這樣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才能水到渠成。
閱讀也是文本與讀者之間互相理解、互相建構的過程,需要學生敞開心扉,傾注熱情,與文本進行靈魂的擁抱、心靈的對話和情感的碰撞。
《頤和園》 教學設計(一)
教材簡析
頤和園是一座依山抱水、氣象萬千的皇家園林,是中國傳統典范。課文共六個自然段。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課文記敘的游覽順序大體是: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全文蘊含著對建造頤和園的勞動人民的贊美,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民族自豪感。
教學設計思路
在品讀、欣賞中讓學生了解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才干,激發民族自豪感;了解并學習本課按空間變換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