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設計意圖
通過不同形式地朗讀課文,既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檢驗,也是為了讓學生充分地與文本交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去感悟。通過“讀、想、說”,提出值得探究、“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確立探究學習的目標,進一步感悟“愛”。
問題提出,由學生通過讀書來解答,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探究人物的表現,凸顯學生在尊重文本價值前提下的個性化理解,從而引導學生感悟課文所講的道理,體驗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拔、指導,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橫向可分小組分項進行,縱向可在文本和圖片的結合中作深入的探究,引導學生與其他綜合性學習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系列,將大語文的學習融入學生的終身學習之中。
加強讀中感悟,并以“讀”作為檢驗學生閱讀課文,理解文本的手段。
設計意圖
學生從自己的主觀愿望出發,自由選擇閱讀內容,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使個人的情感熏陶得以升華。
通過習題一的練習達到積累詞語,開闊視野,豐富詞匯的目的。
在思考和感悟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深刻領悟道理,升華自己的認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只揀兒童多處行》 教學設計
預習作業:
1.熟讀課文,把文章中的生字劃出來并標上音;劃出文中的多音字。
2.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坐無隙地、浩蕩、密密層層、忸怩、感召、團聚。
3.說一說詩句“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的意思。
4.讀課文說一說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6個生字,理解“成千盈百、坐無隙地”等17個詞語的意思。
2.能力目標:能分辨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見聞和聯想,體會聯想的作用。
3.情感目標: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時代,努力學習,鍛煉身體。
教學準備:課件、錄音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音像出示,圖文引入。
(出示春天圖片,音樂<<春天在哪里>>)
師:陽春三月,萬物復蘇.春姑娘喚醒了大地,喚醒了小草,喚醒了百花,一切都欣欣然張開了雙眼,春天帶給了人間無限的生機和希望。讓我們和著輕風流水,一起去大自然中尋找春天的足跡吧。小朋友們,在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你最想到哪里去找春天?
(學生自由表述)
師:太美了,你們都很快找到了明媚的春光。古代有一位詩人他是這樣描寫兒童找春天的情景的: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
(出示詩句: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
師:誰來讀一讀這兩句詩。
1.指生讀,齊讀。
2.指生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3.指導讀好這兩句詩(讀出兒童的可愛、天真、迷茫)
二、揭示課題。
1.導入:
師:不過在我的眼中,你們可要比詩中的兒童聰明多了,活潑多了。剛才你們就找到了春天的足跡,(引讀:她在——他在——他在——)很好。
師:那么春天還會在哪里呢?冰心奶奶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
(出示: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
2.指生讀,說說這兩句詩的詩意。齊讀這兩句詩。
3.教師板書課題:12 只揀兒童多處行(注意“揀”字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