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及語文教學計劃
③寫字。要求邊寫邊記,之后,請學生上臺聽寫,大家評議。
④說字義:生活中,你知道什么東西怎么樣時會凝固?進行“健康的()”詞語搭配練習,讓學生了解健康的詞義范疇。
三、小組合作整體感知。
1.學生分組進行詩歌的閱讀,看看發現了這首詩有什么特點?
(學生能說多少就說多少,不求全。如:一、三、五自然段完全一樣——反復;有些句式相同,讀起來朗朗上口——韻律優美;把蘋果當做人來寫——想象豐富等。)
2.如果請你給此詩配樂,是配優美舒緩的,還是高亢的,還是憂傷的呢?(讓學生把握這首詩的基本格調)
3.交流討論。(學生探討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向縱深進行點撥、引導。)
4.聯系生活,仿寫句子:平時,人們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也會用上蘋果呢?能否把剛才所說的,仿造第5節的句式說說?(“我給……”“我使……”)
5.體會內心:現在,請大家說說“我”是一只怎樣的蘋果?當聽著人們對你的贊美,你心里是種什么樣的感受?(自豪)如果要你在第六小節“我是蘋果,我是一只小小的、紅艷艷的蘋果……”后面,再續說幾句,你會說些什么?
6.朗讀釋情:心里已經產生自豪之情的小蘋果,請站起來,用你們的朗讀來釋放你們的情感。(5、6節)
板書設計
5 我是蘋果
我是蘋果,
我是一只小小的、紅艷艷的蘋果 教學反思
這時一首想象豐富,韻律優美的的抒情短詩,教學時可運用聽讀、結圖配詩讀、個性化朗讀等策略進行朗讀指導。
課題 5 我是蘋果 課時 第二課時(14)
教學目標 感受蘋果的快樂,培養積極高尚樂觀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幸福觀。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培養學生朗讀、想象、感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朗讀、想象、感悟詩歌的能力。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檢查。
二、學習第2、3小節。
1.與學習同伴一起讀第2、3小節,思考:到底是誰造就了蘋果呢?
三、再讀全詩
3.這首詩給了你什么啟發?
四、作業設計。
1.喜歡傅天琳的詩歌的同學,可以去讀讀她的詩《夢話》《母親》等。
2.敢于大膽嘗試的同學,不妨拿起筆來,也寫寫你心中的詩。
1.認讀“蘋果卡”上的生字詞。
2.背誦詩歌。
3.說說,你覺得“我”是一只怎樣的蘋果?
2.學生匯報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3.齊讀第2、3小節,想想“我”此時是什么樣的心情?(感激)如果要在第一小節后面,再續說幾句話,你準備怎么說?
1.分小組進行詩歌背誦比賽。
2.討論,第1、3、5小節在形式上完全一樣,但感情一樣嗎?
第一節是蘋果對孕育它的“人”的感激之情,第三節是表達樂于奉獻的情感,第五節是為自己能奉獻于人們而感到自豪
板書設計
5 我是蘋果
樂于奉獻 感激 自豪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