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及語文教學計劃
感悟課文內容,體會詩歌語言與形式的美。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說春天,引入課題。
1.師:同學們,告別了愉快的寒假,溫暖的春風又把我們送入了可愛的校園。祝同學們在新學期里學習快樂!
這些天來,我們周圍的景物一天比一天變得更美麗,一天比一天更有生機。同學們都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你都發現了什么景象,能告訴大家嗎?
3.小結,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發現了許多春的信息。有一位詩人,他也熱愛春天。他也像你們一樣,看見了多姿多彩的春天的景象,于是,寫下了一首非常優美的詩,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第一課——《為三月譜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2.指名分小節讀詩,注意讀音是否準確,及時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3.出示詞卡“呢喃”和字卡“譜”“潺”“縈”,認識生字。
(1)“呢喃”讀準音nínán,“呢”是多音字,它作為語氣詞讀ne。“呢喃”是形容燕子的叫聲。“呢喃”是象聲詞,兩個字都是口字旁,字形較好記。
(2)“譜”字可拆分為“讠”和“普”幫助識字。“潺”字右邊較復雜,也可采用拆分法識記。
(3)“縈”讀準后鼻音,從上、中、下三部分認識“縈”的字形。找出“縈”在課文中的組詞:縈繞。用自己的話說說“縈繞”的意思。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再讀詩,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為什么用“為三月譜曲”這個課題?(只要求初步感知。)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引導:讀得流利、有感情,讀出節奏,邊讀邊想象,讀出韻味。
3.按同學們討論出的方法美美地讀這首詩吧!
四、指導寫字。
1.出示字卡,指名讀要求會寫的字,讀準字音。也可以讀一個字組一個詞,體會字義。
2.指導寫字。
(1)“芬、鴿、梢”三字較易寫,同學們可以自學。“鴿、梢”都是左右結構,寫時注意左右靠緊。“芬”筆畫要寫得勻稱、美觀。
(2)重點指導寫“譜”“巢”“爍”。
譜:左邊稍窄些,右邊上部“丶”要注意擺勻稱。
巢:“巢”指鳥兒的窩,所以“巢”字就像鳥兒在樹上做的窩。“巢”先寫上面的三個“撇點”(每個撇點是一筆),再寫下面的“果”,上下都不要寫得太長,以免超出格子。
爍:火字旁筆順不要寫錯,注意四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學生暢談自己觀察到的春天的景象。
學生自由讀全詩,用橫線標出要求會認的字,用圓圈標出要求會寫的字。
討論:這首詩描寫了春天的美景。陽春三月的美景就像一首動人的歌曲,所以作者用“為三月譜曲”這個課題(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初步感受即可)。
2.既然大家都覺得這首詩很美,我們就要把這種美讀出來。先聽老師配樂朗讀課文。討論:怎樣才能把課文讀得優美動人?
3.在寫字本上將每個字寫兩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