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第6冊全冊教案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學習表演《全都認識我》。 感受歌曲明快的曲調和濃郁的民歌風特點,體驗孩子對家鄉眷戀之情。2.、聆聽《鄉下的陽樂》,從充滿稚氣的歌聲里感受歌曲散發的濃濃的鄉情。教學重點:通過學習歌曲體驗對家鄉情感的表達。教學重難點:感受《全都認識我》的三拍子韻律。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一)學生隨《全都認識我》進教室 ,師生問好。(二)聆聽《鄉下的陽光》1、你的家住哪兒?師:我們大部分同學住在鄉村,你能說一說你住的鄉村嗎?(生回答后揭題)今天我們一起聽一首歌曲《鄉下的陽光》)2、初聽歌曲《鄉下的陽光》。思考:歌曲表達了什么感情?3、出示歌詞,讓學生看著詞再聽一遍。討論問題:
(1)“鄉下的陽光好”好在哪里?(2)它的演唱形式你能說說嗎?(三)表演《全都認識我》1、由于從小在家鄉長大,所以有特殊的親切感,因此草、樹、牛、水全都認識我。好像你家養的貓、狗認識主人一樣。2、聆聽教師范唱 ,感受歌曲的內容與情調。3、學唱曲調:(1)教師范唱一次曲調。
(2)分組分句學唱曲調。全曲分成四大句:第1—5小節;第6—10小節;第11—16小節;第17—20小節;第11—16小節;第17—20小節。其中第二句最難。以學生自認為主,教師分配為輔。分組后教師巡視,重點指導第二、四句的學生組。(3)分組接唱曲調。相互糾正錯誤之處,教師要指導、要學生唱出每小節的強拍,標●。表揚唱得好的小組。
(4)分組交換學唱樂句,直至全班學生都能唱全曲。
4、學唱歌曲:
(1)填上歌詞(注意三拍子的強拍要唱好)。
(2)討論用什么情感來演唱這首歌曲?
發表意見的學生不僅要講而且要唱幾句來表達。
(3)教師歸納學生的意見:用親切地自豪地情緒來演唱。
5、推薦與自薦相結合,請個別學生獨唱。(每人一段,或二人唱一段)評出最佳獨唱獎。
6、分組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并編創節奏型為歌曲伴奏。
7、完整地表演歌曲。領唱、齊唱用打擊樂伴奏。(四)教學小結。布置課后作業:課后收集唱唱、畫畫、說說自己家鄉的資料,在下節課交流。從自己的家鄉切入本課的學習,以他們親身體驗點燃他們愛家鄉的感情。說說演唱形式是復習人聲的分類教師的范唱讓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最能喚起學生的共鳴音樂在許多情況下是群體性的藝術,通過分組合作,不僅能發揮集體的智慧,而且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通過.畫●來感受三拍子的強弱,進一步體驗歌曲的韻律。歌曲的感情處理和歌曲的表現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并給學生的再度創作一個自由的空間。布置課后,把音樂課上的學習延伸到課外,讓音樂融入學生的生活。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表演《山里的孩子心愛山》,感受歌曲孩子熱愛家鄉真摯的情感。2、認識高音“2、3 ”。用“5—3”十三個音及各單純音符的組合,自由創作4至6小節自己的歌。教學重點:表演《山里的孩子心愛山》教學難點:1、學習自己創編簡短樂曲。2、歌曲的節奏和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