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第6冊全冊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學唱并表演《一只短笛輕輕吹》。 2、音樂知識:反復跳躍記號教學目標:1、學會唱并即興表演《一只短笛輕輕吹》。 2、掌握反復跳躍記號。3、通過學唱歌曲、即興表演體驗其童趣。教學重點:學唱歌曲并表演。教學難點:歌曲中笛子的模擬聲的演唱。教學準備:鋼琴、多媒體等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一、組織教學1、隨《一只短笛輕輕吹》伴奏音樂進教室。2、師生問好。二、學唱歌曲1、師:課外,你最喜歡玩哪些有趣的活動?2、學生自由說。3、出示課件圖片(傍晚,小男孩背著書包吹著笛子在山坡上趕著羊兒的畫面)請學生說說小男孩喜歡在做什么。4、引出新歌5、課件出示歌譜歌詞,學生邊聽賞邊打出節拍。6、再次感受,根據歌詞自由創編動作。7、那位小男孩吹出的笛聲好聽嗎?引出難句(帶襯詞的那兩句)8、跟琴學唱這一句,并指導學生唱得短促、輕快。9、老師與學生合作演唱第一段,學生唱所有帶襯詞的樂句,其余的老師唱。10、即時糾正錯誤。11、學生跟琴演唱第二段。12、認識反復跳躍記號,在演唱中講解實踐。13、圖色快表示曲調順序鞏固14、各種形式鞏固練唱三、創編表演1、分組討論,自選道具,設計表演唱。(笛子、羊頭飾、書包、鞭子等)2、各小組展示、評議。四、結束部分隨《一只短笛輕輕吹》出教室。創設輕松、愉悅的氛圍,并且初步感受了將要學的歌曲的情緒。讓學生談談自己喜愛的活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從畫面感知歌曲的內容,形象、直觀,易接受。通過多次不同的形式來感受歌曲,熟悉了歌曲,為學唱歌曲作了鋪墊。運用難點突破法學習,使學生學得輕松。師生一起合作,拉近了師生的距離,使學生在演唱中更易表露情感。在涂涂畫畫中鞏固了反復跳躍記號。讓全體學生參與到音樂實踐中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1、聆聽《猜調》和《木偶的步態舞》。 2、節奏問答并創編。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猜調》和《木偶的步態舞》體驗其童趣。2、通過節奏問答活動,培養學生節奏創編能力。教學重點:感受樂曲中速度的變化帶來不同的情感教學難點:創編表演教學準備:鋼琴、多媒體等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一、組織教學1、師彈奏不同的速度《春天在哪里》的音樂,讓學生隨音樂表現不同的律動進教室。2、師生問好二、聆聽表演《木偶的步態舞》1、課件放一段木偶戲2、學生模仿木偶的動作及走路。3、說說木偶的形象4、揭題——《木偶的步態舞》5、課件播放第一部分音樂(學生在座位上邊聽音樂邊無聲地做臉部表情和動作)6、再次聆聽第一部分(學生離開位置,互不交流,聽音樂走合拍的步子)7、教師評價。8、聆聽第二部分的音樂(學生還是聽音樂合著拍走)9、說說兩部分音樂速度的變化,表達的木偶的形象。10、完整地聆聽樂曲(學生隨音樂發展變化模擬木偶動作)三、節奏創編1、師:同學們剛才把木偶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老師想問問大家 木 偶/ 怎樣 的/,請你回答的節奏與老師問的節奏一樣長。2、學生答。3、繼續問:你是 怎么/ 表演 的/4、學生繼續答。5、學生問老師答。6、同學之間相互問答。四、聆聽《猜調》1、老師問:什么長長上天?哪樣長長海中間?什么長長街上賣?哪樣長長在你跟前?想知道謎底就請仔細聽。2、欣賞《猜調》并出示歌詞。3、學生間說說剛才的謎底。4、分析歌曲演唱形式及速度變化。5、布置課外收集謎語。五、結束部分。隨《猜調》出教室。創設歡快的氣氛,初步感受不同的速度帶來不同的情感。“木偶戲”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靜靜地聽音樂,培養學生良好的欣賞習慣。層層深入地欣賞樂曲,不同程度地用動作表現樂曲,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受到樂曲的情緒。通過創編節奏,讓學生體驗到創造的樂趣和喜悅,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從欣賞中了解對歌及速度的變化,為下節課學唱《搖船調》作了鋪墊。收集謎語為下節課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