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第6冊全冊教案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 聆聽小提琴協奏曲《春》,充分感受春的意境,嘗試用色塊表現感受到的音樂所描繪的情景。2、 聆聽、表演歌曲《春天舉行音樂會》,并選擇打擊樂器參與伴奏活動,表達對大自然美的贊頌。教學重點:感受、表現描繪春天的歌曲和樂曲。教學難點:模仿表現節奏型╳╳ 0╳ | ╳ 0 |課前準備:音響設備、課本、彩筆、鋼琴、打擊樂器等。
環節
教 學 過 程
設計意圖一、組織教學聆聽歌曲《嘀哩嘀哩》進教室。二、聆聽、感受并表現樂曲《春》。
1、由歌曲《嘀哩嘀哩》導入,設問:歌曲《嘀哩嘀哩》講的是什么主題?2、聆聽樂曲《春》的主題音樂,說說你能從這段主題音樂聲中感受到哪個季節?音樂一會兒強一會兒弱,你仿佛又感受到什么?3、分別聆聽插段音樂,討論感受每個插段表現的內容。4、完整聆聽全曲,邊聽邊看課本上的圖形譜和插圖,嘗試用彩色筆涂色塊,表現音樂的情緒變化與發展。
在欣賞過程中,教師充分引導學生感受音樂,分析音樂,并用畫圖譜的方式表現音樂,培養學生多方面的音樂能力。三、聆聽、感受并表現歌曲《春天舉行音樂會》1、談話導入:大自然里有各種美妙的聲音。有春雷的聲音?春水的聲音?春雨的聲?春風的聲音?(教師隨機暗示學生用人聲模仿)。這些聲音組成了春天的音樂會——課題揭示《春天舉行音樂會》。2、聽錄音范唱,說說這場音樂會的指揮是誰?3、嘗試有感情、有節奏地自由吟讀歌詞,感受極富想象力的歌詞和節奏型╳╳ 0╳ | ╳ 0 |。4、一起讀讀、唱唱帶有╳╳ 0╳ | ╳ 0 |節奏的歌詞,提前解決難點。5、復聽歌曲范唱,感受歌曲動聽的旋律和╳╳ 0╳ | ╳ 0 |節奏。6、再聽歌曲,嘗試跟唱,教師隨機提醒╳╳ 0╳ | ╳ 0 |節奏處的演唱。7、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和節奏為歌曲伴奏。① 指名選擇。你覺得用什么樂器為歌曲伴奏比較合適?為什么?②各自選擇,分批伴奏,教師、學生隨機評價。(樂器是否合適、節奏是否合適、表演得怎樣等等)8、隨著美妙的歌曲聲,學生離開教室。
鼓勵學生從音樂的情緒、速度,樂器的音色上考慮,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培養他們的聆聽能力和辨別能力。
追求和諧、自然,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離開教室,結束音樂課,這樣回味更加無窮。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1、復習聆聽、表演本課的四首音樂作品及其它展現“春”的歌曲,再次感受春的意境、春的美麗。2、展開想象、聯想,與同伴合作即興創作以“春”為主題的音響作品。教學重、難點:即興創作以“春”為主題的音響作品。課前準備:音響設備、課本、鋼琴、創作所需的物品。
環節
教 學 過 程
設計意圖一、再次聆聽、感受《春》和《春到沂河》。1、聆聽樂曲《春》進教室,隨機跟著音樂即興表演,(表演小朋友們在一起嬉戲、玩耍,或表演春姑娘熱情報春的情景),再次感受春天腳步聲的來臨。2、復習聽聽《春到沂河》,能隨音樂畫圖譜、哼唱主題旋律、即興表現樂曲速度的變化。二、即興創作以“春”為主題的音響作品。1、啟發引導談話。[師]:本課所欣賞的、學唱的音樂作品,都集中表現大自然的春天。表現春天的音樂作品有成千上萬,這些都是作者對春天的有感而發。我們小朋友也度過了九個、十個春天,你們是否也嘗試一下創作呢?課本上有四幅表現春天的圖畫,我們的小畫家可以用彩筆畫出更多美的圖畫;欣賞的作品是用柳琴和鋼琴表現,我們的小演奏家可以用打擊樂器或自制的樂器表現;當然,熱愛表演的孩子還可以用你的舞蹈動作表現春天……。創作活動你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和同伴一起,加油吧,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去參與創作吧!2、嘗試創作,教師巡視、幫助。3、分組展示,集體評議。用語言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鼓勵所有同學都來參與創作活動。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展示,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減少對創作音樂的恐懼,樹立信心。三、聽聽、唱唱,再次感受并在心里留住“春”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