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第6冊全冊教案
第三課時教學內容:1、學唱《搖船調》。 2、猜謎活動交流。教學目標:1、學唱并表演《搖船調》,感悟謎語的樂趣。2、通過收集謎語,把謎語修改創編成《搖船調》的歌詞。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教學難點:把謎語改編歌詞教學準備:課件、收集謎語、白紙、筆等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一、組織教學1、隨《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音樂做搖船動作進教室。2、師生問好。二、學唱新歌1、我們一起搖到了外婆橋,外婆請小朋友猜謎語。(老師打扮成外婆的形象)2、課件出示:什么圓圓在半天?什么圓圓街上賣?什么圓圓在河邊?什么圓圓在眼前?3、學生猜。4、出示課件第二段歌詞,并且老師彈琴范唱。回答剛才的謎語。5、這首《搖船調》跟我們上節課欣賞的哪首曲子一樣的形式?是怎么樣的?6、學生說。(一問一答對歌的形式)7、課件播放,再次感受歌曲,隨音樂做搖船動作。8、學生隨琴學唱,即時糾正錯誤。9、男女生相互對唱。三、創編歌詞1、我們唱完了外婆給我們出的謎語,一起來猜猜我們自己的謎語吧!2、交流收集的謎語。3、小組合作為《搖船調》編創新的歌詞。4、教師巡回指導。5、演唱創作新的歌詞的《搖船調》,并進行表演。6、評議。四、結束部分唱著新編的《搖船調》出教室。為學習創設情鏡。把老師打扮成外婆的形象,吸引學生投入到學習當中。學生學唱從識譜起往往容易厭煩,這次學唱先從學歌詞入手,減輕了學生的壓力,調動了學生的興趣。男女生相互對唱,參與積極性較高,更有效地鞏固了學唱?帐窒胂髣摼幐柙~有一定的難度,但有了收集來的謎語為內容,再運用小組合作創編,教師巡回指導的方法,就不見得困難了。演唱自己的作品,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在快樂中結束。第四課 《音樂會》 (三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聆聽《苗嶺的早晨》、《游擊隊歌》、《那不勒斯舞曲》、《匈牙利舞曲》(第五號)教學目標: 1、聆聽《苗嶺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風格的樂曲,猶如參加一切音樂會活動,感受不同的音樂作品情緒,給我們一次美的享受,并在這場音樂會中,能聽辨各種獨奏樂器的音色。2、聽辨樂器,選擇曲名與畫面練習。教學重點、難點: 熟悉樂器的音色及種類課件準備: 課件圖片等
教 學 流 程
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1、播放《游擊隊歌》和《苗嶺的早晨》的第一名音響。2、設問:你能聽辨出兩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3、揭示作品的名稱及演奏器樂的名稱。2、學生說說。通過這四首樂曲的欣賞,讓學生感受了中外不同風格的樂曲,了解了一些關于樂曲及作曲家的有關內容,還懂得了許多中外不同民族的風俗,擴大了學生的視野。二、聽《游擊隊擊歌》1、簡介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賀綠汀。2、聆聽歌曲,出示歌譜。3、復聽歌曲。1、說說你所知道的游擊隊的故事。2、邊聽邊看歌譜。3、會吹口哨的學生可試吹,也可以跟著音樂律動。三、聽《苗嶺的早晨》1、出示《苗嶺的早晨》的圖片。2、課件播放樂曲。3、介紹樂器、口笛。1、說說看看這幅圖你能想像一下苗嶺的早晨的情景嗎?2、學生欣賞苗嶺的畫面與音樂。四、欣賞《匈牙利舞曲》1、出示圖片。2、初聽樂曲。3、聽師介紹三角琴。4、復聽樂曲。1、看圖,說曲子的情緒會是怎樣的?2、說說樂曲的主奏樂器是哪一類。4、思考:主題曲調出現了幾次?樂曲可分為幾段?速度有無變化?每段情緒有什么不一樣?五、欣賞《那不勒斯舞曲》1、講述有關《天鵝湖》的故事。2、初聽樂曲,想想:主奏樂器是什么?“吹、拉、彈”屬于哪一種。3、課件展示。1、對芭蕾舞劇的初步認識。2、邊聽邊說。3、學生欣賞芭蕾舞劇片段。六、聽辨練習1、瀏覽播放四首樂曲。3、師小結。1、小組合作,邊聽邊完成。2、校對評價。熟悉曲調,完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