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語文九年級上學期教案合集
4.魯迅為什么反復強調“中國人的脊梁”? [明確]因為只有稱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義的中國人,為人民著想,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永遠也不會失掉自信力。評價中國人應該去評價這部分人,在當時只有中國共產黨和廣大的抗日軍民才能算是“中國的脊梁”,而不是開頭提到的“自夸…”“只希望國聯…“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的國民黨官僚和“社會名流”。文章最后再次強調了上段所立的觀點。 (四)總結、擴展 本文以駁論證的方式逐層推進地批駁了“九·一八”事變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嘆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謬論。揭露了國民黨政府的賣國投降本質,肯定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廣大抗日軍民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文章語言犀利、帶有強烈的諷刺意味,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弊髡咧赋鲞是一種“自欺力”,揭露了蔣介石“堅決不抵抗”的賣國投降本質。 課后請同學們閱讀與本文背景相關的魯迅的另一篇駁論文《“友邦驚詫”論》,學習其駁論點與駁論據的方式。 (五)布置作業整理完成課后練習10.吳漢何嘗殺妻鄧拓教學目標1. 引用典籍一一否定敵論的寫法2. 理解“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區別。3. 領會本文說理語言的特色。重點難點1. 重點:駁論文的特點。2. 難點: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區別。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設計一、 預習朗讀課文,積累生字詞。二、 導入作者簡介三、 課文分析1. 自讀課文,理出課文的結構提綱。討論并歸納:課文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歷史的真實和舞臺藝術的真實,有時距離很大,誰要是把戲當成歷史,那就不免要上當”的觀點。第二部分:介紹《吳漢殺妻》。第三部分:用漢代的歷史典籍為證據一一否定“吳漢殺妻”的歷史真實性。第四部分:不應該捏造情節,胡亂編造歷史劇。2. 課文用哪些證據否定了“吳漢殺妻”的歷史真實性?其中哪一條證據是最重要的,最有說服力的?討論并歸納:課文引用了《后漢記》和《東觀記》中的四則史料,證明了吳漢不是王莽的女婿;吳漢的家庭關系正常,吳漢的夫人的名位正常,不會有殺妻的變故;但這些并不是最有說服力的。而是在漢代的典籍里,找不到吳漢殺妻的根據,如果吳漢殺妻,那么《后漢書》一定有記載,《后漢書》沒有記載,所以吳漢沒有殺妻,通過這樣的演繹推論證明吳漢沒有殺妻才最使人信服。3. 利用工具書疏通文中所引用的古文的文意。4. 作者引經據典證明“吳漢殺妻”是無稽之談,他的寫作目的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