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語文九年級上學期教案合集
甚 ①很。“貌若甚戚者”。②厲害。“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③超過。“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 ①好像。“貌若甚戚者”。②你。“若毒之乎?” 毒 ①怨恨。“若毒之乎?”②有毒的。“呼噓毒癘”。③害。“孰知賦斂之毒……” 生 ①活,存活。“君將哀而生之乎?”②生活。“而鄉鄰之生日蹙”。 食 ①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②sì,飼。“謹食之”。觀 ①看。“今以蔣氏觀之”。②考察。“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2.虛詞總結之 ①的。“永州之野多異蛇”。②取消句子獨立性。“悍吏之來吾鄉”。③代詞。“問之,則曰”(代人,他)“君將哀而生之乎”(代自己,我)“今吾嗣為之十二年”(代事)“以嚙人,無御之者”(代物,蛇)“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話語) 而 ①表并列。“黑質而白章”。②表承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③并且。“君將哀而生之乎?”④但是,卻。“而吾以捕蛇獨存”。⑤連接狀語和謂語。“號呼而轉徙”。 以 ①而,如果。“以嚙人,無御之者”。②用,拿。“太醫以王命聚之”。③因為。“而吾以捕蛇獨存”。④根據。“今以蔣氏觀之”。⑤表目的。“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焉 ①兼詞,于此。“永之人爭奔走焉”。②之。“時而獻焉”。③語氣詞。“今其室十無一焉”。 乎 ①嗎。“君將哀而生之乎?”②呢。“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③(句中)于,在。“叫囂乎東西”。于 ①在。“吾祖死于是”。②給。“余將告于蒞事者”。③及于,到。“積于今六十歲矣”。④比。“苛政猛于虎也”。四、作業課后練習一第二課時一、分析課文1. 齊讀課文,請幾位同學復述課文。2. 從作者敘述的這個故事中,你了解到當時社會是怎么樣的?農民的生活如果。討論歸納:當時的社會賦稅十分沉重,社會黑暗,民不聊生。3. 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當時的社會狀況的?討論歸納:從蔣氏的捕蛇生活與其鄉鄰的生活對比當中4.本文為了表情明意,寫作上有什么特點?講解:本文寫作上有兩個突出特點:①襯托。寫毒蛇之害以襯托重賦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賦,蔣氏之祖、父死在這上頭,而蔣氏卻甘愿干此差事,這就令人心悸地看到“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②對比。以其鄉鄰60年來由于苛賦之迫而“非死則徙”的遭遇與蔣氏“以捕蛇獨存”的狀況作對比,觸目驚心地表明“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二、歸納本文中心本文通過對蔣氏三代人寧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之害的描述,深刻揭露了封建統治者殘暴的罪行,表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三、 小結這篇課文最突出的藝術特色是對比。從開篇到結束,無一處不是用強烈鮮明的對比來揭示“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的主題。文章開頭,用蛇這劇毒和人們爭相冒死捕蛇的矛盾現象吸引讀者;接者用蔣氏三代享受捕蛇之“利”卻“貌若甚戚”的對比,用作者提議“更若役”卻引他的“汪然出涕”的比照,自然引出蔣氏的血淚訴說。訴說中又四次對比,以捕蛇之“利”反襯賦斂這毒,真切感人,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