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語文九年級上學期教案合集
4. 這篇課文看似拉拉雜雜,由大小貓洞談到大小城門,再到文廟的大門及“狀元橋”,作者究竟要告訴讀者什么?談談你的看法。人人皆知的故事,人人都可認可的道理,人人都覺得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答案,而作者都看到了,悟到了,作者想通過對兩個故事的分析告訴我們考慮問題要全面,不以僅以人的主觀或只從一個角度出發,世間萬物都是錯綜復雜的,不能簡單處理,主觀臆斷。四、 品味本文的語言特點敘事議論融為一體,語言犀利,論證嚴密,聯想豐富,內容豐富,但短小精悍,富有哲理。五、 作業完成課后練習。12.世上沒有傻問題卡爾薩根教學目標1. 要永葆好奇心,對生活和學習的各種問題尋根究底。2. 學習話題的針對性。重點難點1. 重點:理解題目的含義。2. 難點:學習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論證方式。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一、 預習二、 導入作者簡介三、 研讀課文1. 閱讀課文,說說這篇文章的題目是什么意思?討論歸納:世上只要稱得上是問題的,都表明對理解世界的渴望,都有探索的價值,不管提問的是成年人還是孩子。2. 作者是針對哪些現象來談論這一話題的?討論并歸納:作者是針對:幼兒園或一年級的學生很好奇,愛動腦筋,愛思考,常問一些連續的問題,他們從沒聽說過什么叫“傻瓜式”的問題。但到了高中,他們失去了大部分好奇心,他們擔心提出“傻瓜”問題;他們愿意接受不充分的答案;不提連續性的問題,這一現象。3.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么?討論歸納:(1) 來自同學的不許杰出的壓力(2) 學生從社會學來的短期滿足(3) 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太低(4) 討論科學問題很少有回報,少數人會被貶為傻子或書呆子(5) 最重要的是成年人討厭孩子提出科學問題;并常以生氣或嘲弄的態度對待。4. 那么應該怎樣對待孩子的提問呢?討論并歸納:(1) 如果對答案有想法,可以試著解答(2) 不知道答案的,可以查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