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九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學設計2
教師:有一句格言說得好:“播種行為將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將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將收獲命運。“所以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貴,就應該加強自我訓練,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習慣和態度。
得出結論:對自己行為負貴,要加強自我訓練,從現在、從小事做起,養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態度。(板書)
三.小結
學生總結:略。
教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明白了: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要善于分辨事情的是非善惡,要在行為過程中自省自律,并對行為可能產生的后果作出正確的判斷.要加強自我訓練,從現在、小事做起,養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態度。這既是我們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方法指導,又是對我們行為的具體要求。同學們,讓我們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在承擔責任中健康成長,這有助子我們獲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義的人生,有利于塑造我們健全的人格和實現遠大的人生理想。
板書設計
陜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級第三課《遠離違法犯罪》
第三課時 抵制不良誘惑 遠離違法犯罪 教學設計(一)
旬陽縣神河中學 張興平
一、《課程標準》原文:了解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知道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自覺抵制“黃、賭、毒”和邪教等不良行為。
二、《課程標準解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
1、增強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樹立正確、健康的生活態度。
2、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獨立思考、自我控制的能力,避免違法犯罪。
3、知道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認識違法犯罪的危害性,了解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之間的關系,認識“黃、賭、毒”和邪教等不良誘惑的危害性。
三、教學重難點:
1、一般違法與犯罪的關系。
2、自覺抵制不良誘惑,特別是“黃、賭、毒”和邪教的誘惑。
四、依據《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用題:
1、 閱讀教材28頁的案例,說一說:
(1) 什么是違法行為?
(2) 違法行為的分類。
(3) 列舉身邊的違法行為。
2、 閱讀教材29頁(上)的案例,想一想:
(1) 犯罪的含義及特征是什么?
(2) 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
3、 閱讀29頁(下)的案例,討論:
(1) 徐某的一般違法行為有哪些,犯罪行為有哪些?
(2) 徐某一步步走向犯罪的過程,給我們的教訓是什么?
4、 學生閱讀教材30—31頁相關內容,請學生合作完成:為社區抵制“黃、賭、毒”活動擬一條宣傳標語。
五、依據教學用題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進程:
1、新課導入:出示課題:抵制不良誘惑 遠離違法犯罪
展示特別報道(有關近幾年我國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數據統計)
2、學生自學解決“教學用題1”: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1” →學生自學作答→全班抽查統一答案。
3、教師講解解決“教學用題2”: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2” →教師講解→隨機抽答→強調總結。
4、討論交流點撥解決“教學用題3”: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3”,進行自學指導→學生收集整理信息→同桌交流答案→全班抽查統一答題思路→教師總結點撥。
5、 合作點評解決“教學用題4”: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4” →學生合作→教師總結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