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全冊教案2
2、教師介紹:在對待如何解決鴉片流毒的問題上,當時的中國民眾都主張堅決抑制,但在清政府統治集團內部卻出現了分歧,分成了嚴禁派和弛禁派兩大派別,嚴禁派主張嚴禁鴉片,弛禁派主張放任鴉片走私,林則徐是嚴禁派的代表。
林則徐多次給哪個皇帝上書,痛陳鴉片泛濫的危害?(答:道光帝)
道光帝接受他的主張了嗎?為什么?(答:接受了)
教師引導:因為他認識到鴉片泛濫最終會危及自己的統治。
你知道道光帝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哪里查禁鴉片。(答:廣東)
五、愛國英雄林則徐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林則徐其人。p56
2、播放虎門銷煙的影片資料,參考教材,讓學生了解虎門銷煙的大體過程。
3、展示圖片:天安門方塊上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第一幅浮雕。
你知道這幅浮雕展現的是什么場面嗎?
為什么要將它刻在這么醒目的位置?
4、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這是一次正義的愛國壯舉,它標志著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的開始,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華民族尊嚴和反對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林則徐是值得全國人民愛戴敬仰的民族英雄。
5、讓學生講講自己該學習林則徐的哪些精神?
六、狂妄的心,用戰爭說話
1、英國商人用商品打開中國大門的企圖成功了嗎?
用鴉片作為武器打開中國大門的行為行逞了嗎?
被惹惱了的英國商人和英國政府會怎么樣呢?
他們決定采用最原始也最野蠻的方式---戰爭,用戰爭迫使清政府屈服,迫使清政府將他們所需要的一切拱手奉送給他們。
2、1840年,英國以林則徐禁煙為借口,公然向清政府宣戰。
教師展示地圖,簡述經過:
(1)戰爭爆發的標志是英國艦了到達廣東海面,封鎖珠江口。
(2)結束的標志是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這是近代中被迫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3)戰爭的結果,是清政府被迫向英國支付巨額賠款,并喪失了包括領土主權、司法主權等在內的大量主權。
(4)戰爭的影響是中國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七、戰爭原因之我見
英國與中國遠隔重洋,從英國到中國至少需要四個月航程,它們之間為什么會發生戰爭呢?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歸納總結:
(1) 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本質需求。工業革命后,英國生產能力大大提高,需要不斷地擴大原料產地和商品的銷售市場;
(2) 清政府腐敗無能,戰前,盲目自信、面對挑釁,又手足無措,既不能統一思想,又不去積極備戰;
(3) 中國科學技術、武器裝備遠遠落后于英國,不能避免被動挨打的局面。
板書設計:
鴉片的背后
鴉片——一種特殊的武器
屈辱的戰爭
第二課時
一、肥沃的土地,愛你沒商量
1、你知道鴉片戰爭使英國得到了一些什么好處嗎?
通過《南京條約,》英國的侵略權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滿足,面對這么多的誘惑,你認為其他的資本主義國家會袖手旁邊嗎?
《南京條約》的簽訂大大刺激了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野心,在以后半個多世紀中,法國、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對中國發動了十幾次侵略戰爭,迫使清政府簽定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企圖達到掠奪瓜分中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