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
五、教師進行全課總結:
11、電在我家中
一、 教學目的:
1、 能說出電對人類生活有哪些作用。
2、 能從“我想知道”的角度提出關于電的問題。
3、 能舉例說明電為我們生活提供了能源。
二、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電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提出有關電的問題。
三、 教學具準備:
有關于家用電器的圖片,電源插座,風力、水力、太陽能、原子能發電站的圖片或錄象資料。
四、 教學課時:
2課時。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引入:我們的課室里有哪些電器。它們工作的時候要用什么?
二、 新課:
1、 出示p34頁的第一幅圖片。
1) 引出在發明電之前,人類是怎樣生活的?
2) 分四人小組進行討論。
3) 引導學生觀察圖、分析圖,啟發學生大膽想象。
4) 歸納發明電之前,人類是怎樣生活的。
2、 出示p34頁的第二幅圖片。
1) 引出在停電之后,人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
2) 分四人小組進行討論。
3) 引導學生觀察圖、分析圖,啟發學生大膽想象。
4) 歸納停電之后,人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
3、通過第一和第二幅圖片的觀察和分析后,引導學生從“我想知道”的角度提出有關于電的問題。
1) 分四人小組進行討論。
2) 分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3) 引導學生看書p35頁,看看自己小組的討論和書本上培新小學的學生提出的問題誰多誰好點。
三、 活動:
1、出示家用電器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認識各種家用電器。
1)分四人小組進行討論。
2)這些家用電器有什么用途和功能?
3)這些家用電器工作的時候用什么電?
2、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加深學生對這些家用電器的功能和用途的了解和認識。
第二課時
一、 教學目的:
1、 能描述電從發電廠來到家中的大致過程。
2、 能說出電來之不易的理由。
3、 能說出在生活中節約用電的一些方法。
二、 教學重難點:
了解電從發電廠來到家中的大致過程。
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上節課,我們學習和討論了一些家用電器的功能和作用。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和討論有關電的知識和問題。
2、 在日常生活中,電器接通電源就可以工作了,那么電是從哪里來的呢?
(二)新課:
一)電是怎樣來到我們家中的。
1、出示p36頁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
1) 圖片上都有些什么?
2) 它們是用來干什么的?
3) 分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和分析。
2、動手嘗試,把圖片中的物體用線連接起來。
3、進行交流和討論。
4、引導學生觀察和歸納:
電是從發電廠發電后,經過高壓輸電,變電站,長途輸送,最后才到我們家中的。我們插上電源插頭,家用電器就能工作了。
5、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結合連線,讓學生體會到電來之不易。
二)活動:
分四人小組進行討論:怎樣節約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