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
5、 能用自己的話解釋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
6、 能鑒別常見行為是否符合安全用電要求,并說出理由。
7、 能辯別一種電動玩具的各部分由哪些材料組成。
二、課時安排:
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活動目標:
1、 能根據經驗預測哪些材料可以導電,哪些材料不可以導電。
2、 能通過實驗證實自己的預測。
3、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什么是導體,什么是絕緣體。
活動過程:
1、課前教師檢查學生的實驗材料是否齊全,并提出預測實驗結果的要求,指導學生把自己的預測用一種顏色的筆,記錄在教材的表格中,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預測。
2、先指導學生按照上節課連接簡單電路的方法連接好電路,使燈炮亮起來。然后將事先準備的材料分別連接在電路中,觀察燈炮是否亮。要求將結果記錄在課本表格中。
3、根據物體的導電性,對物體進行分類。分類記錄表可以不寫物體名稱,只寫編號。
第2課時
活動目標:
1、 能說出常用電工物品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組成的。
2、 能舉例說明生活和生產中使用導體和絕緣體的原因。
3、 能與其他同學交流各自知道的正確使用導體和絕緣體的知識。
活動過程:
1、分小組進行(4人一組),活動時間約為15分鐘。
2、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圖中的物品時,要出示實物。指引學生
認識:這些電工工具或電路元件的組成各分幾部分?各個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為什么用這種材料?啟發學生用所知道的導體、絕緣體的知識,解釋這些電工工具或電路元件各部分使用不同性質材料的原因。
安全用電
活動目標:
1、能正確判斷使用和維護電器的行為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并能對自己的判斷說出理由。
2、能與同學交流各自知道的安全用電的知識和方法。
活動過程:
1、分小組(4人一組)進行活動,活動時間約為15分鐘。
2、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導體和絕緣體不是絕對的,條件變化了,絕緣體也可以變成導體。例如,干木頭、毛巾是絕緣體,當木頭、毛巾受潮,含有水分時,就變成了導體。因此,在生活中要特別注意這種情況。
4、 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幾種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
(1)、不要用東西去捅交流電插孔;
(2)、不要用力拉拽電線,防止拉斷,發生漏電現象;
(3)在檢查電器時,僅僅關閉電器開關還不夠,檢查必須在斷開電源的情況下進行。
本節課總結:
什么叫導體、什么叫絕緣體?在認識導體與絕緣體的前提下,正確引導學生了解電的危險性及如何安全用電,并讓學生說出幾條安全用電的措施,加強學生用電安全意識。
14、磁的力量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能說出研究測量磁鐵的磁力大小的方法與以前研究其他事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2、能設計實驗證明磁極的磁力最強。
3能用圖正確記錄各種形狀磁鐵吸引力最強的部位。
(二)品質目標
愿意與小組其他同學共同完成有關磁鐵的實驗。
(三)能力目標
1、能意識到得出的有關磁鐵性質的結論需要通過實驗反復驗證。
2、能從實驗結果中歸納出磁鐵的兩極吸引力最強。
3、能舉例說出利用磁鐵的基本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四)活動目標
4、能用實驗區分可以被磁鐵吸引和不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
5、能通過反復實驗,確定某一物體是否能被磁鐵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