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教案
4、情感與態度:在選擇不同方法簡便計算的過程中,滲透算法多樣化的思想,體會數學的簡潔美。
教學重點:簡便算法的算理。
教學難點:把一個兩位數改成兩個合適的一位數相乘的方法。
教學關鍵:找出算式中數據的特點和關系選擇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感知思想
1、我能很快地口算。
25×4×6= 7×8×125= 4×7×25=
(1)你是怎么計算的?怎樣計算更簡便?
(2)小結:幾個數相乘,有時可以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使計算更簡便。
2、我來試一試。
25×24 56×125 28×25
(1)聯系上題,你能想辦法很快地得到結果嗎?
(2)交流:怎樣計算更簡便?
(如25×24,有的學生可能會25×20+25×4,有的學生可能會25×4×6;有的學生可能會25×8×3;有的學生可能會(25×4)×(24÷4)……只要有創新精神的,應當予以肯定。在交流時,進行比較,讓學生擇優選用)
(3)小結:乘法中,有時可以利用拆分的方法把一個因數拆分成可以簡算的幾個因數,從而更簡便地計算。
(二)創設情境 展示算法
1、導入。
仔細觀察主題圖p44,你從這圖上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2、展示并整理問題。
(1)出示問題:①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錢? ②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錢?
③一共買了多少個羽毛球? ④買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錢?
⑤買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錢?
⑥買羽毛球拍比買羽毛球多花了多少錢?
(2)討論:問題①包含在問題②里面,因此重點解決問題②③④。剩下的⑤⑥最后解決。
(3)提出問題③:一共買了多少個羽毛球?
3、自主解決。
(1)獨立計算。(2)展示算法。
方法一:豎式計算。 方法二:12×25 方法三: 12×25
(3)交流、比較。
①你喜歡哪種算法?哪種更簡便?
②除了用拆分成兩個因數的方法,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4、探討另一種算法。
(1)看書了解其他算法。 12×25
=12×100÷4
=1200÷4
=300
(2)思考:為什么可以這樣算?
(3)交流,小結。因為25×4=100,可以先把25擴大4倍湊成100,要使積不變,應把12縮小4倍。即“=(12÷4)×(25×4)”。師生共同推導出“=1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