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教案
p35/做一做1、2
四、小結
學生小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整節課的學習要點。
完善板書。
五、作業:p37/2—4
板書設計:
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
(1)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澆多少桶水?
25×4=100(人) 4×25=100(人 (25×5)×2 25×(5×2)
25×4=4×25 =125×2 =10×25
┆(學生舉例) =250(桶) =250(桶)
(25×5)×2=25×(5×2)
┆(學生舉例)
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
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a×b=b×a (a×b)×c=a×(b×c)
第五課時:乘法分配律
一、教學內容:
p36/例3(乘法分配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經歷乘法分配律的探索過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感受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
2、數學思考:通過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并滲透“從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提高數學的應用意識。
3、解決問題:靈活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4、情感與態度:使學生欣賞到數學運算簡潔美,體驗“乘法分配律”的價值所在,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數學的主動性。
三、教學重點:充分感知并歸納乘法分配律。
四、教學難點: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
五、教學關鍵:通過舉例,比較運算的順序和結果。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激發興趣
1、回顧:說說已學過的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用字母表示。
2、初次感知規律。
(1)出示練習。
第一組 第二組
①(3 + 2)×4 3×4 + 2×4
② 2×(11 + 9) 11×2 + 9×2
③ 20×5 + 4×5 (20 + 4)×5
(2)同桌分別計算①、②題中兩組算式各等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