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教案
(4)舉一反三嘗試。32×125 (要求學生了解利用這種簡算的特殊性)
(三)運用知識 解決問題
(1)獨立解決問題④(32×25)。
(2)小組內交流:你是怎樣計算的?怎樣算更快?
(3)試著繼續解決其他的問題。
(4)小結:在乘法中,可以根據數據的特點,進行拆分運用乘法的運算定律進行簡算,也可以用先擴大再縮小的方法,達到簡算的目的。
(三)綜合運用 拓展提高
1、我能解決。
要求:獨立解決問題。
交流:
方法一用乘法解決。32×6×5=960(本) 960>900 夠用。
方法二用除法解決。900÷5÷6=30(頁) 30<32 夠用。
2、繼續解決第⑤⑥兩個問題。
2、根據乘法運算定律簡算下面各題。
(1)234×25×4 (2)37×2×125×25×5×4×8 (3)125×32×2×25×5
3、合作學習:我發現的規律。
18×24= 105×45=
(18÷2)×(24×2)= (105×3)×(45÷3)=
(18×2)×(24÷2)= (105÷5)×(45×5)=
5、 你能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很快算出4444×25的得數嗎?
第十課時:乘加的簡便計算
教學內容:
p45/例5(乘加運算中的簡便計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進一步掌握并靈活運用乘法和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算,提高學生應用運算定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數學思考:通過比較、質疑探究,進一步優化簡算的思想。
3、解決問題:會根據題目的特征,靈活地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算。
4、情感與態度:在運用簡便算法中體會簡算的價值,激發簡算的意識和興趣。
教學重點:會根據題目的特征,靈活地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算。
教學難點: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的變式練習。
教學關鍵:加強比較,明確運用運算定律的必備條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觀察主題圖。
(1)了解情境。不久前,科考隊對一個原始森林進行了考察,這是他們考察的時間安排記錄表。
(2)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展示問題:科考隊計劃考察的時間有多長?
科考隊實際考察的時間有多長?
(3)提出問題:科考隊實際考察一共花了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