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課文(一)
(一)學習“木”
1.你知道這是什么字嗎?(出示木)在哪見過這個字?
2.你是怎么認識這個字的?
3.你們看這就是古時候的“木”(出示古代“木”)古老而聰明的炎黃子孫就是根據“木”的樣子而演變來的(出示古樹)
4. 結合圖說說字的意思。
5. 用“木”組個詞,出示詞讀一讀。
(二)學習“禾”“米”方法同上。
1.你知道這是什么字嗎?在哪見過這個字?
2.你是怎么認識這個字的?
3.你們看這就是古時候的“禾”(出示古代“禾”)
4. 結合圖說說字的意思。
5. 用“禾”組個詞,出示詞讀一讀。
(三)學習“竹”方法同上,也可以用竹說一句話。
休息
三、記住形,并書寫。
1.說說你是怎樣記住“木”字的?
①利用圖與“木”的形 ②人身體“木”
③按筆畫記,書81頁 ④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應注意什么?
⑤師范寫,生寫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米”“禾”的?方法同“木”
①利用圖與“木”的形 ②按筆畫記,書81頁
③熟字加一筆 ④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應注意什么?
⑤師范寫,生寫
3.“竹”字的形
①竹由兩部分組成,仔細觀察兩部分一樣嗎?
②按筆畫記字形看書81頁,用手書空,記一記
③觀察田字格中的位置
④師范寫,生寫。
四、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識字(二)第7課,老師希望你們能記住今天學習的這幾個漢字,把它應用到生活中去。
五、作業。
1.讀一讀81頁。
2.你知道“木”字加一筆可以變成哪些字嗎?看誰變得新字多
3.你知道那些帶有木字旁的字嗎?和你的爸爸媽媽找一找記一記。
教學反思:本課注重學生語言的積累《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從整體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闭n堂中,在學生們認識了“木”字之后,進行擴詞訓練,用圖片的形式進行擴句訓練,降低了學生說話的難度,提高了學生說話的質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田、人”兩個生字的寫法,能讀準音,了解字義,記住形。
2、培養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寫端正。
教學過程:
一、認讀學過的幾個生字
二、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生字。比一比看誰是我們班的小書法家。
三、指導書寫生字 重點指導:按筆順規則寫字
出示 禾 米 竹
四、課堂練習:
1、認讀生字卡片
2、做課堂練習冊
五、課堂小結:
說說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
禾 米 竹
教學反思:本課重點指導漢字的書寫,同時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多數學生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并能初步感受到漢字的美。學生在書寫時能夠認真觀察,個別的學生觀察不認真,寫字的姿勢還需要糾正。
口 耳 目 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4個生字,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字音,能按筆畫記字形,能結合插圖了解字的意思。
2、能按筆畫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書寫本課生字。
3、會讀指定的詞語。
4、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良好的執筆、寫字姿勢的能力。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