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
二、展示目標:
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
三、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畫了怎樣的形象?
在文中劃出相關語句,并將你的理解批注到旁邊。6分鐘后比誰談得具體、深刻。
1.學生自學。老師巡視
2.小組交流
3.師生交流研討。
(1)要點提示: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讀書。“好讀書,不求甚解”,展現了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的五柳先生;二是飲酒!靶允染疲谠诒刈怼,展示了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俺V恼伦詩省薄巴鼞训檬А,描述了一個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過這種種敘述,把一個雖處于貧困之中卻悠閑自適的隱士形象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來了,贊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 2)難點突破。
師質疑:陶淵明“好讀書”,為什么“不求甚解”呢?
要點提示:
這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教師引導學生正確的讀書態度)
四、問題探究(幻燈片)
1.“贊”語與前文有什么聯系?
2.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多用否定句,請從文中找出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點提示:
1.文后的“贊語”是作者仿照史家筆法加的評論性的文字。贊語的實質是兩句話:“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這正好與前面寫到的“不慕榮利”相照應,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和優點。傳贊一體,互為補充,使人物個性更為鮮明。
2.“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不慕榮利”“不求甚解”“家貧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世人有種種追名逐利、矯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這樣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眾不同擊節嘆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人勝。
五、課堂小結(學生總結)
本文借五柳先生給自己寫自傳,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于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表現了自己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操!”疚恼Z言樸素平淡,呈現出一種天然真色之美,純真可親而又意味雋永,我們都不禁陶醉其中。我們應該感謝陶淵明,是他用性靈,用良知為中國士大夫在精神世界里建成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為我們營造了平淡真淳的藝術境地。讓我們永遠地記住他,作為古代文人心靈中的一片凈土,作為時代塵囂中用尊嚴扛起的一面旗幟。
六、綜合訓練:
(1)陶淵明“好讀書”,為什么“不求甚解”呢?
(2)“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又怎么能“晏如”?
(3)從哪些方面入手刻畫這一形象的?突出反映了先生怎樣的精神品質?
(4)如何看待五柳先生的“不慕榮利”?你喜歡五柳先生嗎?請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