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
3.解題
先看《水調歌頭》四字,它是詞牌名,它的作用是規定了一首詞的每句的字數平仄等。接著讀序言,問:它有哪句話告訴了我們這首詩的題旨和信息?——對,“中秋”“兼懷子由”告訴了做詞的時間和目的。那么農歷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團圓。要點提示:當時子由被貶謫到離蘇軾約數百公里的山東濟南,兄弟七年沒有見面了。
4.讀詩。學生試讀,老師示讀,學生再朗讀,注意重點字的讀音及詞義。
宮闕(què) 綺(qǐ)戶 嬋(chán) 娟
5.師生共同品讀這首詞。
(1)出示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默讀這首詞,思考:作者幾次向上天發問,每次發問引發作者對人生怎樣的思考?8分鐘后請同學們結合具體詩句談自己的理解,比誰理解的透徹,談得深刻。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先在小組內交流研討。
(4)全班交流研討
要點提示:
詞人以拿酒問月開端:明月幾時有? 今夕是何年?(體現蘇軾屢受打擊后在“出世”與“入世”之間徘徊的困惑心態。)于是想乘風飛往月官去,可是又擔心在高寒的月宮自己難以承受,(借神話傳說中的仙女相比,表達作者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宮回不去,還不如在人間。(說明蘇軾愿意在人間為國家出力,這顯現蘇軾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上片大意:敘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 何事長向別時圓?”先是講自己徹夜難眠:月影移動,轉過紅色的樓閣穿過雕花的門窗。這樣寫的目的是——承上啟下,自然轉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個主題上了。接著問月:為什么偏偏在人們分離時團圓呢?由己推人,人間有悲歡離合如同月亮有陰晴圓缺,自古以來沒有完美無缺的。 對離人的同情撫慰,更是賦予哲理,表現詩人曠達的心胸和情懷。
下片大意:抒發對弟弟的懷念之情。
6.問題探究。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體現作者怎樣的思想?
要點提示:深摯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用月光的普照表達對天下所有離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歲歲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四、背誦這首詩。
五、綜合訓練:
《水調歌頭》
1.詩中“此事古難全”中“此”指代的內容是:
2.表現作者的豁達胸襟的句子:
3.表達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