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探究世界與追求真理教案
92
5.@§[原文]“方動即靜,方靜旋動;靜即含動,動不舍靜。”(《思問錄•外篇》)
[注釋]“動了就會靜,剛靜又動;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靜是運動的一種形式。”王夫之認為,天地萬物的運動是永不停息的,運動和靜止是不可分的,但是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靜止只是運動的一種形式。王夫之對運動和靜止的關系的認識是比較深刻的。
6.@§[原文]“這個世界對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創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創造的;它過去、現在和未來永遠是一團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燒,在一定的分寸上熄滅。”(《古希臘羅馬哲學》) 。
[注釋]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體,它是從來就有的。它的本質是變動不居、永不熄滅的“火”,其他一切都是由“火”形成的。宇宙生成的過程是火生氣,氣生水,水生土,土又還原成火。火可以化生一切,一切又化歸于火。赫拉克利特認為,生成了的宇宙萬物是永遠流動、變化的,世上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
(四)相關資源選輯
1.@§地球起源與演變的探索
每過一年,大家都要長大一歲。一年,對我們大家來說是個比較長的時間,可是這在地球的歷史上,簡直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地質學家發現,覆蓋在原始地殼上的層層疊疊的巖層,是一部地球幾十億年演變發展留下的“石頭大書”,地質學上叫做地層。地層從最古老的地質年代開始,層層疊疊地到達地表。一般來說,先形成的地層在下,后形成的地層在上,越靠近地層上部的巖層形成的年代越短。地層好比是記錄地球歷史的一本書,地層中的巖石和化石就像這本書中的文字。用現代科學的方法通過對古老巖石的測定,人們得知地球已經存在46億年了。
依照人類歷史劃分朝代的辦法,地球自形成以來也可以劃分為5個“代”,從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還進一步劃分為若干“紀”,如古生代從遠到近劃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中生代劃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新生代劃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這就是地球歷史時期的最粗略的劃分,我們稱之為“地質年代”,不同的地質年代有不同的特征。
距今24億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經形成了原始的巖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但那時地殼很不穩定,火山活動頻繁,巖漿四處橫溢,海洋面積廣大,陸地上盡是些禿山。這時是鐵礦形成的重要時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開始產生。
距今24億年一6億年的元古代。這時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蓋著。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現了大片陸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時代,這時出現了海生藻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
距今6億年一2.5億年是古生代。“古生代”的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時代。這時,海洋中出現了幾千種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以后出現了魚形動物,魚類大批繁殖起來。一種用鰭爬行的魚出現了,并登上陸地,成為陸上脊椎動物的祖先。兩棲類也出現了。北半球陸地上出現了蕨類植物,有的高達30多米。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后來變成大片的煤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