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探究世界與追求真理教案
認識和把握規律是遵循和運用規律的基礎,而承認規律的客觀性則是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前提。規律的根本特征在于客觀性,即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性和強制性。所謂必然性,是指規律既不以人們是否認識為轉移,也不以人們是否喜歡為轉移;所謂強制性,是指規律具有不可抗拒性。規律的客觀性決定了它的權威性。規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人們蔑視它、否定它、違反它,就會被碰得頭破血流。
在承認規律客觀性的前提下,馬克思主義同時認為規律是可以被人們所認識和運用的。歷史主體通過認識、把握規律,按照規律的要求進行活動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是歷史主體的主觀能動性。能否正確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能否始終遵循和科學運用客觀規律,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能否順利前進,關系我們黨的執政地位能否長期鞏固。實踐證明,越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越能增強科學預見性,從而也就越能取得更佳效果。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從本質上說就是不斷探索和運用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過程。正如指出的,在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關鍵是要引導全黨同志不斷求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之真,務堅持長期艱苦奮斗之實;求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之真,務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之實;求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務發展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實;求共產黨執政規律之真,務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之實。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把革命精神和科學精神結合起來,在認識和掌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規律是可以被人們認識和運用的,但它不能被人們所改變和創造。在長期的實踐中,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了重大成果。這些成果深刻地體現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之中,體現在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之中,體現在十_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的一系列方針政策之中。我們要堅持用這些寶貴成果教育黨員干部,使大家在推進各項工作時能夠更好地把握規律性、增強主動性、減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需要強調的是,我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之所以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巨大動力,是因為它正確反映了客觀規律的要求,充分體現了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辯證統一,而決不是因為改變或創造了什么規律。因此,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必須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按客觀規律辦事,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從實際出發,就是要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出發,從現在我們已經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現實出發,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同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思路,并堅持以求真務實精神去抓落實。理論聯系實際,就是要按照客觀事物本來的面目去研究客觀事物的規律,使主觀符合客觀、思想符合實際。只有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才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在全國各族人民尊重客觀規律的艱苦奮斗中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