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七單元教案
想一想,我國古代那么多世界領先的發明,為什么近代的許多發明都是從西方傳進來的?
列舉古代中國都有哪些領先于世界的發明、技術。
(1、中國科技自身發展的局限性,如偏重于實用技術,基礎理論研究滯后。2、中國歷代統治者實行抑商重農的政策。3、國家政策的負面影響日益嚴重,比如愚民政策與奴化教育。4、自滿保守和閉關自守政策。等等)
活動四:以史為鑒、審視變化
一位初三學生:“我們小時侯看的米老鼠、湯姆貓,至今還活躍在電視、舞臺上,有的卡通明星如史努比、吉蒂貓,我們甚至沒看過動畫片就從文具、玩具上認識了它們;可孫悟空、哪吒現在都到哪里去了?” 嘟啦a夢 、櫻桃小丸子、灌籃高手等外國的動漫越來越多,充斥著少兒文化生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少年。
你是如何看待外國的動漫在中國的發展?
小結
今天我們主要從物質生活、文化生活、社會習俗三方面了解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遷,這些生活變遷不僅是中國社會時代發展的縮影,也是中國走向世界,與世界交往交流日益加深的結果。因此,不管昨天、今天還是明天,文明的發展需要交流,人類的進步需要交往,世界歷史的發展就是人類交往發展的結果。
第四課 悄然轉變的社會生活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近代社會人們的物質生產與生活、精神生活的狀況,婦女地位提高的史實。理解生產力在社會發展中的決定作用。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分析問題。
過程與方法:以交通工具的變化為例,通過學生舉例說明近代社會生活發生的變化,揭示發生變化的原因,感受人類歷史文明發展的變化趨勢;運用比較的方法,找出中國近代同古代或現代社會生活的差異。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技術給中國近代社會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科學的精神。學會用歷史的、辯證的眼光評價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在學習中領會婦女社會地位提高的意義。
[新課導入]
八年級學生對《駱駝祥子》的課文有所了解。可以用電影《駱駝祥子》中車夫“老馬”餓昏的片斷,然后提問學生:“是誰搶了人力車夫的生意?”從而引入主題。
[頭腦中的變化]
1.科學思想漸入人心
(1)聯系中國近代哪些重大事件,提問:近代哪些重大事件促進了科學思想的傳入?在歷史發展的脈絡中讓學生體驗科學思想的傳入歷程。
(2)近代教育制度下的學校是科學思想傳播的主陣地。讓學生對比,“當時的學生的學習內容同過去和現在各有什么不同?”(民國時期的課程增加了科學和技術方面的內容,與現在相比,那時的課程設置還是比較少,并且比較單一的.)不同的教育內容下,培養了不同的人,科舉制培養出來的是封建統治下的盲從者和擁護者,而近代教育制度所要培養的是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正是接受了新式教育的新型知識分子,引導著中國社會緩慢然而又是不可逆轉地向著文明和民主的方向前進。
2.民主觀念的影響
(1)學生兩個人一組通過對話來體驗清朝時期稱“老爺”、“大人”和民國時期稱“先生”、“女士”的不同情感態度,同時讓學生思考造成稱呼差異的原因。前者是封建等級制度的反映。后者體現了資產階級追求平等的愿望。
(2)婚姻變化,主題是體現婚姻的自由、平等。讓學生看閱讀卡,了解西方新思想對中國的影響。同時點明,婚姻的變化也反映了社會的物質、精神和習俗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