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七單元教案
3.婦女地位提高
(1)婦女地位提高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讓學生看圖7-51,問學生從這則報道中獲得哪些信息?從而引導學生從事件背后分析社會文明進步的原因。
(2)探討婦女纏足問題。讓學生對周圍最年長的婦女和自己的母親分別進行一個調查采訪,了解婦女纏足的過程,從而體會放足對中國婦女地位提高及生活改變的意義。并寫一篇調查報告作為這個問題的課后延伸。
第五課 萬眾一心的抗日戰爭第一課時
課程標準:
4-4 列舉現代史上的重要事件與人物,了解它(他)們是如何影響當代中國和世界面貌的。
4-5 綜合多種因素,認識中國與世界社會變遷中若干重大轉折時期。
5-4 通過敘述有關史實,展現人民群眾在社會變革中的偉大作用。
6-5 在世界文明的進程中,了解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的奮斗歷程,明確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日本侵華的主要事件如: 九一八事變和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建立魔鬼部隊731,對根據地進行血腥的“三光”政策;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主要史實;理解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重大作用。明白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抵御外敵入侵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戰爭,是中華民族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巨大貢獻。并培養學生運用歷史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日本侵華的主要事件的學習,讓學生認識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是蓄謀已久的;聯系當前的日本“教科書事件”“東北毒氣事件”等事實,運用歷史知識,駁斥侵華日軍的荒謬言論,提高歷史知識的運用與鑒別能力。了解中國人民的抗戰史實,進而理解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在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收集抗日戰爭中英雄人物的事跡,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引導學生感受國破家亡的苦痛與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者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民族情感與反抗精神,激發愛國主義精神。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日本侵略軍在侵略中國的過程中犯下了許多滔天罪行,知道血的教訓應該永遠記取。了解在統一戰線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和敵后抗日根據地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進而認識到人民群眾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 通過歷史史實的敘述,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明確歷史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熱愛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學會以史為鑒,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
[新課導入]
歌曲導入
學生齊唱國歌,提問:歌中所唱的‘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指的是什么時候?為什么說這個時候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當時華北事變爆發,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最主要矛盾,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急關頭。)以此導入新課。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情感。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1.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
(1)閱讀課文和圖7-54、7-55,提問:“日本發動這兩個事變是偶然的嗎?為什么?”
(并不是偶然的。這是日本“大陸政策”發展的必然結果;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性經濟危機對日本的影響較大,為了擺脫經濟危機,緩和國內矛盾,日本先后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創設情景,播放音像,讓學生感受東北淪陷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與中國人民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