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七單元教案
(2)對比兩次事變,明確九一八事變使中國遭受了日本的局部侵略,七七事變則是日本全面侵華的標志。抗日戰爭從1931年就已經開始。1937年盧溝橋事變,則是日本全面侵華的標志,它拉開了中華民族全國抗戰的序幕。
2.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閱讀課文和圖片,掌握日本侵略者的幾個主要罪行:南京大屠殺、731部隊、轟炸城市和“三光”政策,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如:曾以感動中國(2002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為侵華日軍細菌戰中國受害者打官司的原告團團長浙江老鄉王選正在浙江各地深入民間,尋找當年細菌戰的幸存者、見證人,她已經很累了,你能與王選他們一起收集到了180名中國受害者的資料嗎?課后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還歷史真相。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最后,可歸納“日本教科書事件”中的有關謬論,讓學生逐條反駁,提高學生的歷史感悟能力,時刻警惕悲劇的重演。
第五課 萬眾一心的抗日戰爭第二課時
課程標準
4-4 列舉現代史上的重要事件與人物,了解它(他)們是如何影響當代中國和世界面貌的。
4-5 綜合多種因素,認識中國與世界社會變遷中若干重大轉折時期。
5-4 通過敘述有關史實,展現人民群眾在社會變革中的偉大作用。
6-5 在世界文明的進程中,了解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的奮斗歷程,明確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日本侵華的主要事件如: 九一八事變和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建立魔鬼部隊731,對根據地進行血腥的“三光”政策;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主要史實;理解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重大作用。明白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抵御外敵入侵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戰爭,是中華民族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巨大貢獻。并培養學生運用歷史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日本侵華的主要事件的學習,讓學生認識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是蓄謀已久的;聯系當前的日本“教科書事件”“東北毒氣事件”等事實,運用歷史知識,駁斥侵華日軍的荒謬言論,提高歷史知識的運用與鑒別能力。了解中國人民的抗戰史實,進而理解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在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收集抗日戰爭中英雄人物的事跡,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引導學生感受國破家亡的苦痛與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者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民族情感與反抗精神,激發愛國主義精神。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日本侵略軍在侵略中國的過程中犯下了許多滔天罪行,知道血的教訓應該永遠記取。了解在統一戰線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和敵后抗日根據地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進而認識到人民群眾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 通過歷史史實的敘述,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明確歷史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熱愛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學會以史為鑒,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
[新課導入]
復習導入
歸納“日本教科書事件”中的有關謬論,讓學生逐條反駁,提高學生的歷史感悟能力,時刻警惕悲劇的重演。
[全民族的抗戰]
1.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1)理清線索: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和閱讀卡,提出問題:①“當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推行什么政策?他為什么要推行這樣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