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七單元教案
那么,怎么解決這一問題呢?方案一:用新的社會制度取代。方案二:對傳統的資本主義模式進行改造。俄國人民選擇了第一種方案。出示課題:理想變為現實的十月革命新課教學:1.十月革命的原因(背景)
活動一:讀一讀,議一議問:十月革命是一場什么性質的革命?
生:無產階級革命。是以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為目的的革命。
問:那么,為什么俄國會發生十月革命?
請閱讀書本及相關資料,了解十月革命前的俄國。(2分鐘)
具體了解(1)一戰前的俄國經濟狀況如何?
(2)一戰給俄國造成了哪些影響?
(3)1917年3月的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結果如何?
思考:十月革命前俄國的國情對十月革命的爆發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由小組派代表回答。
2.過程
(1)展示圖片:列寧回到彼得格勒
革命的勝利需要領袖的正確指導。在革命的關鍵時刻,流亡國外的列寧回到彼得格勒。討論:為什么列寧回到彼得格勒會受到工人和士兵的熱烈歡迎?列寧和十月革命的關系如何?讓學生結合本課學過的內容回答。
教師小結:十月革命的領導人是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正是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制定了正確的方針、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
列寧的到來對于俄國革命來說,就像行駛在重重迷霧中的航船看到指航的燈塔一樣,有了明確的方向。列寧向布爾什維克黨和無產階級提出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任務。列寧在革命的生死關頭為俄國指明了方向,統一了全黨的思想,堅定了無產階級爭取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信心。
(2)播放錄像:《列寧在十月》節選部分
教師根據錄像講解:11月6日晚到7日早晨,20萬赤衛隊員、革命士兵和水兵迅速占領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橋梁、火車站、郵電局、國家銀行和政府機關等戰略要點。7日晚上9點45分,“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發出了向敵人最后攻擊的炮聲。隨著炮聲,革命群眾和士兵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最后一個堡壘發起了總攻。雷鳴般的“烏拉”聲壓倒了槍擊聲。到8日凌晨二時許,起義者占領了東宮,臨時政府的十六位部長被擒獲,彼得格勒十月武裝起義取得勝利!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以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日子永遠地載入了人類解放斗爭的史冊。概括:十月革命的基本情況——時間,主要領導人,主要參加者,最主要的特征…… 在學生概括時出示相應的圖片、漫畫,如
3.結果 十月革命取得了勝利,俄國成立了蘇維埃政府,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政府把土地分配給農民,把銀行和大企業收歸國有,由工人監督企業生產。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活動二:思維激揚十月革命為什么能取得勝利?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正確指導;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采取了正確的方針政策;俄國工人階級力量比較集中……4.影響、意義
閱讀相關資料,討論:十月革命對俄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分別產生了哪些影響?十月革命的勝利有何歷史意義?(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對俄國來說,它是俄國歷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會革命,在俄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為把俄國從一個相對落后的帝國主義國家,改造成為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社會主義工業強國創造了重要前提。
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十月革命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鼓舞了國際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