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第10課 最后一片藤葉教學目標: ①、通過勾劃時間線索,理清全文情節結構。 ②、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分析,感受人與人之間相濡以沫的真情,理解人性美。 ③、通過勾劃、朗讀,體會小說語言的幽默風格。 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生動的故事情節上,難點放在體會文章真切細膩的描寫所蘊含的強烈情感上。 教學方法。 1、 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復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 2、 情境設置法:在本節課上,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設情境,使學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思想產生共鳴。 3、 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學法指導 1、 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 朗讀法: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3、 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一) 激情導入: 投影一:以韋唯的〈〈愛的奉獻〉〉導入 (二)整體感知 情節結構分析:勾劃時間線索以及病情發展,把握情節順序。(這有利于學生從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 投影二:情節結構 時 間 線 索 病情 發 展 十一月 瓊西病倒 一天早晨 病重 第二天早晨 病危 天剛蒙蒙亮 病好 第二天下午 貝爾門去世 (三)合作探究(在學生把握文章情節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自主探究,我整理出下面幾個問題) 1、小說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個情節?說明原因。(直接從小說的高潮部分入手,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應該是小說的結局部分,因為這一部分寫到蘇艾的揭謎:老貝爾曼的死,換來了最后一片葉子這幅他追求終生的杰作,而正是這幅杰作喚醒了瓊珊對生的渴望。 2、學生根據課文的描寫自繪藤葉。(培養學生動手的習慣,為下文文章主旨的歸納作好鋪墊) 投影三:教師準備的作品。(讓學生弄清藤葉的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