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從以下九個方面贊頌體育的:1、體育是生命的動力。2、體育能塑造 美麗。3、體育能體現正義。4、體育能使人贏得榮譽。5、體育能培養人的勇氣。6、體育能給人帶來樂趣。7、體育能增強體質。8、體育可以推動進步。9、體育可以促進和平。) 2、反復朗讀課文將未能理解的段落或句子提出來,全班討論解決: 如:(1)“你猝然降臨在灰蒙蒙的林間空地,受難者激動不已”。受難者為何激動?(體育給地球和全人類帶來希望的陽光,帶來生命的活力) (2)“體育向暮年人微笑致意”的含義是什么?(同上) (3)為什么說“體育就是培養人類的沃地”?(體育能增強民族體質,矯正畸形軀體,對于民族振興有著無可比擬的作用。) (讓學生選擇自己體會較深或喜歡的段落進行品讀,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出自己無法理解的語段,有利于激發學生思維。) 3、感受本文的寫作亮點。 (1) 語言雋永,句式整齊,讀來瑯瑯上口,韻味無窮,如“想起你,內心充滿歡喜,血液循環加劇,思路更加開闊,條理…… (2) 擬人和排比等手法的運用,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使文章具體、形象、生動,一氣呵成、有氣勢。 (3) 運用第二人稱,使文章親切而熱烈,情真而意濃。 (增強學生對文章的賞析能力) 4、總結 這首散文詩熱烈歌頌了體育,闡明了體育的內涵,揭示了體育對個人乃至民族的重要意義。 5、練習鞏固 模仿本文散文詩的形式,結合自己對“幸福”的切身體驗寫一小段文字歌頌幸福。 (幸福是一種心靈的振顫,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幸福常常是朦朧的,幸福絕大多數是樸素的,它不會像信號彈似的,在很高的天空閃爍紅色的光芒。它披著本色的外衣,親切溫暖地包裹起我們。) 6、板書 一、 體育是生命的動力。 二、 體育能使人體勻稱、變得美麗。 三、 體育能體現正義,體現公平合理。 四、 體育能培養敢于搏擊的勇氣。 五、 體育能使人贏得榮譽。 六、 體育能給人散心解悶,帶來樂趣。 七、 體育能增強體質,矯正畸形,防病于未然。 八、 體育可以推動進步,使人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九、 體育可以促進和平,增進各民族間的聯系。 教學后記: 《體育頌》的課堂應是十分活躍和讓人興奮的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 在反復朗讀和推敲的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良好的鍛煉。 (2) 學生非常樂意自己品讀,自己上網查尋相關資料并用于解決問題。 (3) 充分的相信和尊重了解學生的個性體驗,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15課 長城萬里行一、教學目的 理解文本中“夢”的含義 二、課型與課時 說讀課,一節 三、預習要求 1、熟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2、收集有關長城的資料,如有關長城的圖片、歷史、傳說、詩歌等。從而認識長城,積累知識。 四、教學設計 (一)感悟文本, 分享“夢” 師:本單元我們學習了流沙河的詩歌《理想》,懂得了人生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才不會迷失方向;學習了《袁隆平的“尋夢園”》,理解了他為實現自己偉大夢想而奮斗終身的精神,學習了《航天女英雄》,感受了她勇于為夢想而獻身的優秀品質。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作家劉雨田的夢想。請大家看著屏幕動情地朗讀課文。 (——課件:不同季節長城風景圖片,徒步長城沿途風景,如大漠、戈壁、懸崖、大河、絲綢之路等,全文字幕以朗讀語速出現) 師:作者劉雨田小時候的夢想是什么? -------讀書當作家,走遍祖國山河。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師:好!劉雨田是怎樣去實現他的夢想的呢? -------讀了很多中外名著。 -------小時候走遍了家鄉;讀中學時遠征北京、武漢;工作后幾乎走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再后來用兩年時間步行走完了萬里長城。 師:是的,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了,但為什么又在結尾說:“我的夢也還在繼續著”?請同學們用“他……所以他的夢還要繼續”的句式說一句話。(課件顯示這個句式) -------他只是一個探險家,還沒有完成作家的夢想,所以他的夢還要繼續。 -------他只是幾乎走遍了祖國的山川,但還有很多地方沒去,所以他的夢還要繼續。 -------大西北資源豐富,但還貧窮,他要為開發大西北作出貢獻,所以他的夢還要繼續。 師:是啊,他還要繼續讀書,繼續行走,為建設祖國作出貢獻,去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 (二)體味內涵,研究“夢” 師:課文中講的是長城萬里行,為什么全文始終貫穿著我的兩個“夢”?這就是我們研究的第一個問題,先自行研究,再同桌或小組合作幫助。 師:好,有研究成果了,我們來交流。 -------有了這兩個夢,才有去實現這個夢的“長城萬里行。” -------有了這兩個夢,長城萬里行才顯得更有意義。 -------有了這兩個夢的交代,第25段“我將盡快寫出我沿途的觀感,幫助人們認識大西北,熱愛大西北,開拓大西北”才顯得自然而不突然,這也是作者在實現他的第一個夢。 師:最后,作者以“我的夢還在繼續著”結束全文。由此可見,全文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也是非常嚴謹的。 師:作者劉雨田的兩個“夢”之間有什么聯系呢?小組研究,看哪個組研究最先出成果。 師:許多同學躍躍欲試,我們來互相交流。 -------讀萬卷書是行萬里路的基礎,沒有知識,怎么能去旅行? -------沒有文化知識,怎么能去觀察風土人情,怎么能去領悟其中的文化意義? -------行萬里路也是在讀生活的書,作者自己也說:“萬里長城,絲綢之路本身都是活生生的教科書,我一輩子都學不完,用不盡。” 師:是啊,大自然是一部無字的大書,要讀懂它還真不容易,因此作者說:“大自然是無情的,然而大自然也是慷慨的。”你是怎樣理解的,請閱讀課文相關段落,然后用“他經歷了……,讓我們……”的句式說一句話,去共同感受作者為實現夢想而經歷的艱難困苦。(課件顯示這個句式) -------他經歷了漫天鋪地的大沙暴和寒流、冰雹的襲擊,無情的自然災害讓我們后怕。 -------他經歷了被困在懸崖上,險些跌進萬丈深淵。身處絕境的險情讓我們心驚。 -------他經歷了身負重荷,半個多月不見人煙,迷失了方向的困境,讓我們好擔心。 -------他經歷了獨處山間,被野狼狂追的危難,這讓我們膽寒。 -------他經歷了夜不識路,多次從山坡滾下的危險,這讓我們心痛。 師:你看,大自然給作者帶來了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甚至是生死的考驗,所以大自然是無情的,可大自然又是慷慨的,這是因為什么呢? -------因為“萬里長城,絲綢之路本身都是活生生的教科書,我一輩子也學不完,用不盡。” -------因為這本書里有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 -------因為這本書里有中華民族的勤勞的智慧。 -------因為這本書里還有很多的風土人情、民族文化。 -------因為讀這本書還讓作者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和使命。 師:是啊,大自然確實是慷慨的,同學們理解得非常好,這也說明作者在實現自己的夢想的過程中需要付出: 生齊:艱苦的努力。 師:好,請同學們再動情的朗讀,體會作者為實現夢想而克服困難的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 (三)敞開心扉,放飛“夢” 師:同學們,你們風華正茂,正處在多夢的黃金時代,也許你的夢想是做一個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科學家,或是做一個熱情奔放的文學家,或是做一個引吭高歌的歌唱家,或是做一個教書育人的老師……請你把你的夢想大聲的告訴所有同學,要求用“我的夢想是……我希望……”的句式說出。 -------我的夢想是做一名懲惡揚善,打擊犯罪的警察,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所有人能安居樂業。 -------我的夢想是做一名勇于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探險家;我希望我能為祖國發現更多的資源寶藏。 -------我的夢想是做一名大文豪,希望我能成為第一個拿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 -------我的夢想是做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希望我能為治療癌癥和艾滋病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