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全冊教案
請學生說出埃及的位置。
(位于非洲東北部,小部分領土(西奈半島)位于亞洲西南角,它北臨地中海,東瀕紅海)
2、小佳去旅行要準備哪些東西呢?
學生小組討論,結合自己平時旅游實際說出自己的看法。(所帶的衣物,雨傘等旅行用品)指導學生在非洲氣候分布簡圖上找一找埃及的氣候類型。
(教師介紹:埃及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年溫差在12℃-16℃間,變化較小,地中海附近是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3、一切都準備就緒了,小佳訂好機票,可由于中國還沒有直達埃及的航班,所以準備取道香港轉機再飛往埃及。
(出示多媒體)現在地圖上有兩架飛機都前往埃及,一架乘坐的是從歐洲轉道而來的中國貿易考察團,一架是李小佳乘坐的航班,李小佳的父親要去接機,那么他要接的是哪一架呢?兩架飛機分別正飛越什么海域上空?
4、空間位置的拓展訓練,除了乘坐飛機到埃及外,李小佳還可以怎樣去埃及?經過哪里?
(此題留給小組交流)
(水路:太平洋、印度洋)
(四)小組拼圖,鞏固新知
1、剛才通過小組學習,我們同學都弄清楚了埃及的地理環境,那現在我們進行一個拼圖游戲,看哪一小組能用橡皮泥制作一張埃及輪廓模型。
現在每個小組都有一張非洲政區輪廓圖,請你們用像皮泥捏出埃及以及鄰近埃及的國家輪廓模型,并將它們粘到相應位置。
2、在非洲政區輪廓圖中適當的位置填出埃及所瀕臨的海洋名稱。
(五)教師總結,引出下文
李小佳經過十幾小時的飛行終于來到了非洲埃及,見到了她朝思暮想的爸爸,那在非洲她的爸爸又帶她到哪里游玩了呢,讓我們下要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認識尼羅河,知道它的走向,注入的海洋,理解她對埃及的重要意義。
2、能力:通過埃及氣候對居民建筑風格的影響,理解人們的生產、生活與其地理環境緊密相關,進一步培養學生多途徑獲得信息,處理、整合信息的能力。
3、情感:通過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關系的學習,培養學生形成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態度,通過埃及人民與我們的衣食住行方面差異的學習,感受到勞動人民所表現出的聰明才智。
教學準備:
1、學生搜集的民羅河資料和埃及風光圖片。
2、有關尼羅河的掛圖。
3、有關尼羅河的風光照片及錄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識尼羅河
上節課,在我們的幫助下李小佳到了埃及,見到了她的爸爸,爸爸看見小佳非常高興,想利用這個暑假帶小佳在埃及好好游覽一番。那么先去哪里呢?爸爸說,他要帶小佳去尼羅河觀光。
我們知道世界上很多民族的生息繁衍幾乎都離不開河流的哺育,我們中國有孕育了中華文明的黃河和長江,而埃及則有尼羅河,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著名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饋贈的厚禮!睘槭裁催@樣說呢?
讓我們看看書中的一段話。
(沒有了尼羅河,埃及沙漠面積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