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全冊教案
(二)借助資料,走近尼羅河
1、尼羅河----埃及的母親河,師生感情充沛地誦讀課文中的詩句:尼羅河----埃及的母親河。
2、這樣一條與埃及人民息息相關的河流究竟是怎樣一條河流呢?
小組借助資料討論。認識尼羅河。
3、小組匯報。
4、教師根據匯報結果,進行整理。
(尼羅河的概況,尼羅河的作用)
(三)放映錄像,感知尼羅河。
(四)借筆抒懷,贊美尼羅河。
1、動筆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2、離開座位去與小伙伴分享自己的觀后感。
(五)分辨照片,了解民居特點
1、在埃及旅游是令人難忘的,因此李小佳拍了許多照片,你能在以下兩張照片中辨別出哪張是埃及的嗎?能夠說出原因嗎?(出示多媒體展示的課文中的照片)
2、小組交流討論。
教師給出提示:
埃及絕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高溫,氣溫最高可達40℃。(多媒體出示)
那么相應的建筑會有什么特點?
(厚墻、少門窗,平屋頂,材料多以磚頭為主)
這樣看來,每個地方的建筑不僅是本地經濟水平的反映,還可以看出氣候與地形條件對建筑的影響,其實這樣的影響還不止于建筑,一個地方的自然環境還會對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的生活方式,性格特點產生影響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你們根據手里的資料還能得出什么結論呢?
3、小組交流,以表格方式呈現并匯報交流。
(六)教師總結,活動引向縱深
根據你們對埃及的認識與了解,李小佳在埃及期間還會到哪里旅游,在哪里留影呢?下節課要繼續探討。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通過埃及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建造歷史及傳說,了解一些人類的文明遺產。
2、情感:激發對世界歷史文化的興趣,通過對木乃伊的教學減少學生對死亡的恐懼感,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與死。
3、能力:通過小組的討論,交流等活動,積極培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學準備
1、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的圖片。
2、木乃伊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聽介紹激發興趣
1、出示“金字塔”的圖畫,邊看圖邊聽老師介紹或事先指定學生講述。
2、聽后讓學生談談,資料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講述埃及的歷史:法老時代是埃及的全盛時期,但隨著內亂外患來襲,埃及勢力逐漸變弱,后期的埃及遭逢了來自利比亞、波斯以及希臘等外族的侵略,到了公元前30年,也就是大約距現在xx年前,埃及最后一位女王去世后,埃及遭羅馬帝國并吞,法老時代至此正式宣告結束。
(二)解答小佳的疑問
1、有一個小叫小佳的同學,她的父親在埃及工作,她對埃及的事很關心,尤其對埃及的文化產生了濃厚的探究興趣,她有一些弄不明白的地方,你能幫幫她嗎?
(1)建造金字塔的巨石是如何被搬運過來的?
(2)古埃及的法老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法老”是什么人?
2、請同學們閱讀“是誰搬運來建筑金字塔的巨石?這一頁的內容,然后和同座的同學議一議,看能否回答小佳的問題。
3、閱讀討論后交流(鼓勵有更好地猜想)
(三)金字塔的傳說與來歷
1、為什么人們都稱它們為“金字塔”,這里還有一個傳說。(內容見課文“金字塔的傳說與來歷”)
2、你們還了解哪些關于“金字塔”的傳說?
3、總結:我們中國人之所以稱這種墳墓為金字塔,是因為它的外形很像漢字中的“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