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第四單元 表內乘法(一)教案及反思
6×6=36 六六三十六
內容與環節預設
個人二度備課
課后反思
教師指著黑板上的乘法算式和6的乘法口訣,讓學生齊讀一遍。
教師在教室內掛的乘法口訣表上添上6的乘法口訣,并讓學生讀一遍。請你看一下發現了什么?為什么六六三十六只有一 個算式?
三、鞏固練習
l. 擺小棒。課本61頁《做一做》要求學生口答,并說出相應的乘法口訣。
教師在黑板上用6根小棒擺一個六邊形。要讓學生看清楚教師是怎樣擺的。提問:
“擺這個圖形用了幾根小棒?”學生回答“用了6根小棒”后,教師告訴學生“這個圖形叫六邊形”。
請同學們在自己的課桌上擺2個六邊形。教師邊巡視邊幫助擺得不好的同學。學生都擺好后提問:
“擺1個六邊形用6根小棒,擺2個六邊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學生回答后,讓學生接著再擺一個六邊形。
“擺3個六邊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不用擺,如果要擺4個六邊形,你知道要用多少根小棒嗎?”
4.做練習十三第l~3題。(l)做第3題。讓學生把得數填在自己的書上,然后再集體訂正。5.歸納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乘法,具體學了些什么?四、隨堂練習:
作業布置或設計必做題:課堂作業本p34/1、2、3、4選做題:課時特訓p36/1、2、3、4課后反思:
教后整體反思
通過本節課教學,本課教學設計立足于新課程教育理念,在生動的數學活動基礎上,既發展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促進了合作、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主要有以下特點。
1.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本課中給學生創設了金魚吐水泡的場景,把學生帶入了生活畫面中,緊密聯系了生活實際,縮短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知識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注重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建立探索性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地發展。教學中,我沒有直接出示各句口訣,而是讓學生根據金魚圖提問,想圖填表得出6的乘法算式,然后再讓小組討論后學生自己編出乘法口訣。再如讓學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的規律時,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規律后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3.練習的設計具有趣味性和層次性。本節課中先設計了師生對口令的游戲,主要是對6的乘法口訣進行鞏固,先設計了“把口訣補充完整”“算出得數并說出那句口訣”的練習,再設計“課程表給我的信息”的開放性練習,使練習有坡度,難度適宜,真正體現了讓不同的學生在教學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4.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之間的關系處理得當,既有學生的獨立思考,又有師生、小組、生生之間的合作學習。
(成熟型教師用)
單元(章)主題第四單元 表內乘法(一)任課教師與班級
本課(節)課題6的乘法口訣練習第 12 課時 / 共 13 課時
教學目標(含重點、難點)
及設置依據
1.要求學生記住 6的乘法口訣。 2.能夠正確而比較熟練的運用6 的乘法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