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
五、教學時間: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活動情景,引出探究活動的問題
1、談話:同學們,自然界里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大家知道哪些動物是在天上飛的呢?這些在天上飛的動物是同一類動物嗎?
2、學生自由回答。
3、結合學生的回答交代本課探究任務。
(二)指導觀察方法,引領學生進行觀察活動
1、活動一:觀察比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
(1)談話:蜻蜓和麻雀能在天空飛行,靠的是什么?(翅膀)它們的翅膀一樣嗎?
(2)學生結合生活經驗猜想
(3)各小組領蜻蜓和麻雀標本觀察
(4)匯報交流
(5)小結評價
2、活動二:觀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
(1)談話:蜻蜓和麻雀外表上只是它們的翅膀不同嗎?外形上還有其它不同嗎?我們來繼續觀察它們的其它部位,可以按怎樣的順序來觀察呢?
(2)引導學生了解觀察順序
(3)學生分小組觀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
(4)組織學生表達與交流
(5)結合學生匯報情況小結評價
(三)拓展應用:尋找蜻蜓和麻雀的伙伴
1、出示燕子或鷹標本,讓學生說說它是蜻蜓還是麻雀的伙伴,為什么?
2、玩給蜻蜓和麻雀找朋友游戲(讓學生將昆蟲和鳥類圖片貼在吹塑紙上)
3、展示交流
4、結合分類情況討論兩類動物外形上的共性,認識鳥類和昆蟲類。
教學板書:
蜻蜓與麻雀
蜻蜓 麻雀
翅膀有什么不同:小、光滑、透明、不可收攏 大、多羽毛,可展開,可收起
身體有什么不同 分頭、胸、腹、足、翅膀 分為頭、頸、胸、腹、尾、四肢
足的不同:四條 二條,有爪
昆蟲類 鳥類
教學反思:
第二課 鯽魚與青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兩棲類和魚類,歸納兩棲類和魚類的共同特征。
2、運用對比的方法,了解鯽魚與青蛙的區別。
3、觀察多媒體軟件,指認兩棲類、魚類的主要器官。
能力培養目標;
1、了解觀察生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養觀察、記錄、歸納、判斷的能力。
2、學習通過研究代表動物而歸納出該類動物一般特征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愛護小動物的情操。
2、感受動物世界的多樣性。
教學重點:
認識兩棲類和魚類,歸納兩棲類和魚類的共同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通過研究代表動物而歸納出該類動物一般特征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軟件。
教學環境:多媒體室.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 引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都知道了小蝌蚪四次變態發育最終長成了青蛙,而小鯽魚在長成大魚的過程中,只有體重和身長的變化,而沒有外形變化。
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觀察比較一下青蛙和鯽魚。看它們有哪些不同,各有什么特征?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9、鯽魚和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