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
2、師根據學生說的情況適時歸納:物體都是由材料組成的。橡膠、塑料、陶瓷、玻璃、鋼鐵、化學纖維、動物毛皮等都是制造各種生活用品和工農業生產用品的常用材料。
3、活動一:下面老師想考考你們,是否知道下列常用物品是由什么材料構成的?請同學們將對應的關系用線條連接起來。(課件出示連線內容,左邊出示小圖片,右邊出示材料)并請同學們操作電腦連線。
氣球圖 鋼鐵
皮鞋圖 塑料
汽車輪胎圖 動物毛皮
酒杯圖 橡膠
鐵軌圖 玻璃
4、活動二:看來這個問題是簡單了點兒,許多同學很快就能將線連好,這也說明了平時我們愛觀察。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屏幕上的杯子,看看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成了?將觀察結果記錄下來。(課件出示,并發下觀察記錄表)
杯子的名稱 制造杯子的材料 杯子的作用或特點
酒杯 玻璃 用來裝酒
紙杯 紙 用來盛水喝
磁化杯(保溫杯) 陶瓷 裝開水,保溫
金屬杯 裝東西 不易破碎
師: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知道了不同材料做成的物體形狀、體積可能不同,質量的大小也可能不一樣;也有的物體形狀、體積相同,但制造的材料不同,它們質量的大小可能也不一樣。
5、活動討論:請同學們打開記憶的倉庫,說說平時我們在學校和教室觀察到同種物體由哪些不同材質構成的?(引申學生觀察到如垃圾桶有塑料、鐵等做成;掃帚由塑料、植物莖葉等做成)
6、游戲競賽:聽了同學們剛才的介紹,可見同學們對事物觀察得非常仔細。下面請各組開展競賽。第一、二組:開展把手伸進袋子里摸一摸,猜一猜袋子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第三、四組:描述一種物品(可讓學生到網上收集),讓同學猜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評判標準:猜中的次數多的為勝。)
四、板書設計:
物體的特征
制作所用的材料
橡膠、塑料、陶瓷、玻璃、鋼鐵、化學纖維、動物毛皮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技能目標:學會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學會測量長度。
知識目標:天平的用法。長度的測量。
情感態度:學會與人合作。
教學重點:天平的用法
教學難點:用天平測量小物品的質量。
教學方法:演示與實驗。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實驗探究,測量物體的質量
1、觀看一則《曹沖稱象》動畫片。師:看了這個短片后,大家知道了曹沖是利用方法來測得大象的重量的?(水的浮力)(課件出示動畫片)
2、師:我相信同學們也會像曹沖一樣聰明,下面請同學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的幾件物品,請大家估算一下這些物品的質量,將你的結果寫在形成性報告里。(見附件)
3、想知道你們估算得準確嗎?說說你會采取什么辦法來驗證你的估算結果。
4、學生自由交流。
5、實驗操作,師生互動。
師動:老師現場講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的左側的托盤放物品,用鑷子把砝碼放在右側的托盤上(師提示一定要用鑷子的原因是怕砝碼受到腐蝕),調節天平平衡,砝碼的重量就是物品的重量。
生動:讓學生用天平稱出估算物品的重量來,將結果寫在形成性報告里,比較一下你估算的水平。
6、討論探究:怎樣用天平將一個小紙杯的重量測出來。(可先測出100個紙杯重點,再求平均數的方法)
二、動手操作,長度的測量
1、大家知道"量體裁衣"這個成語嗎?有誰敢向大家說說這個詞的意思?(這個詞的原意是指按照身材裁衣裳),要想把衣服裁好,首先就要知道自己的身高。大家知道自己的身高嗎?你是通過什么辦法知道的?(自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