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出版社信息技術五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教學重點:插入表格,表格區域選取,表內數據對齊方式
教學難點:表內區域的選取方法
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以任務驅動為主,課堂教學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配合課件,同是時學生感性體驗、自主探究、小組協作為輔。
在教師的幫助下,采用探究式學習,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及利用動手操作探索,完成老師的布置的任務。在此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發現新知,通過操作提高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采用情境的創設和任務的設置,先把問題靈巧地拋給學生,引導學生來嘗試解決。制作課件為學生提供動態的,豐富的信息;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創設空間。
五、教法建議
本課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練一練中請學生根據問題設計表格的表頭,根據文檔內容制作相應表格等,都是對學生的很好鍛煉。使學生對表格的制作過程及方法有清晰的認識,同時培養學生愛學習、講方法的思想品格。并通過學習,不光使學生掌握制作表格的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會靈活運用到實際中去。
在導入部分可以出示一些制作精美的表格引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用課件展示生活中各種用途的表格,如課程表、發票、車票、電話繳費單等等,突出表格的實際意義。
本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能制作出簡單的表格。在講授規劃表格的時候,要展示一個已經一個完整的表格(有實際意義的),有這張表格來分析構成表格的各個要素。不要使用空白邊做邊講,那樣不夠直觀。也可以結合某張具體的表格分析,在做表格的時候,我們如何計劃表格的行、列數等等,使學生能將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以達到知識的升華。
在講到“填寫表格”部分時,在表內填寫數據這也是學生必會的基本技能,但在這里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如何在依次一個個輸入數據的方法,而不是輸入文字本身的意義。那么這里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用多少時間填寫表內數據?有的學生很快就將表格填好,有的恐怕需要十多分鐘甚至還填不完!這種情況老師課前根據自己對學生情況的分析,要有估計。建議可以用如下兩種方法處理:第一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填寫表頭,第1列,再其中一填1、3、5行的內容,另1列填寫2、4、6列的內容,其余的內容可以新知講授完畢后,課堂練習中補充輸入完成。這樣一方面保證了抓住課堂前二、三十分鐘學生注意力集中的“黃金時間”來學習新知,學習有效率、效果好,另一方面也不影響后續學習,后面的選擇表內區域或表內數據對齊的操作效果都能顯現出來。第二種方法是,讓學生體驗性的輸入1行或1列文字內容后,其余的用“復制/粘貼”的方法填入表格(教師提供對應的電子文檔)。這樣做的好處是,這種方法也是我們平時由現有文檔制作一份表格時常用的方法,對打字慢的學生來說可以大大提高輸入速度,把學習的重點放到新知識上而不是打字練習上,同時孩子們又可以多學一點小技巧。同時也請授課教師注意提醒學生表格中文字編輯(刪除與修飾等)與文檔中的普通文本是一樣的。
本課第四部分“選中表格的各項,教材中講解的是鼠標單擊表格對應處進行選擇的方法,我們需要補充一種更常用、更簡單的方法:鼠標拖動法。所有的這幾種方法不要用講解法,而要用實驗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試,讓學生告訴老師發現了什么,如此得來知識記憶深刻,同時長期堅持下去也會培養學生勤動腦、多動手的好習慣。另外,我們還可以提示學生,菜單欄中的“表格”菜單,是不是關于表格的一些操作呢,那里面會不會有選取表內某個區域的命令呢?提示注意光標所在位置。培養孩子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同時養成習慣后,遇到新的知識,孩子們就會主動去觀察、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