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九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學設計3
綠化校園 美化教室 交通宣傳 環保宣傳
義務勞動 整理圖書 修理門窗 敬老助殘
2、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意義
(1)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中,我們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別人,并能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
(2)公民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有利于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有利于創建互幫互助、相互關愛的和諧社會。
(三)學后心得,收獲平臺
可選用下面的句式談談自己這節課的收獲,分享學習的快樂。
1、我學到了…… 2、我現在認識到……
3、我感到 …… 4、我保證 ……
設計意圖:既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又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創新思維能力,力求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并重,知識與能力并重的目標。
(四)教師寄語: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愿意沐浴在愛的氛圍當中,親情之愛、友誼之愛、師生之愛……被愛是幸福的,付出愛同樣也是幸福的。人類永遠在互相的關愛中進步和發展。愛作為一種美好的情感不是說說而已的美妙言辭,而應該是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具體行動。去關愛每一個你所認識與不認識的人吧﹗哪怕是些許同情,些許安慰,也能給人帶去無限的溫暖和力量。愛心就像陽光,需要照耀在真實的大地上。不管是何種意義上的愛,都需要在具體的行動中去實現,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去具體的把愛心奉獻出來吧,那么,世界將會充滿陽光,變得更加美好。
設計意圖:凸顯正文意識,起畫龍點睛之筆。
(五)情感升華
欣賞歌曲《愛的奉獻》,結束全課。
附:板書設計
設計依據:這種設計比較直觀、系統,不僅能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而且能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和重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第六課 角色與責任
陜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級第六課《角色與責任》
第一課時 不同的角色 不同的責任 教學設計(一)
段家河初中 高玉麗
【課標要求】
課程標準原文:“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中的“承擔社會責任”部分中的“知道責任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理解承擔責任的代價和不承擔責任的后果,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和“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負有不同的責任,增強責任意識。”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角色與責任同在的意識。
2.知識目標
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角色負有不同的責任,知道責任是客觀的,知道責任產生于社會關系中的相互承諾。
3.能力目標
培養認識責任的復雜性、多樣性和客觀性的能力。
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應對開放性考試的技巧。
【教學重點】
責任是產生于社會關系中的相互承諾,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學難點】
1、不同的角色 不同的責任。
2、同一角色 多種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