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九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學設計5
四、依據《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用題:
①你是怎樣認識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水平”的。具體表現是什么?
②為了改變我國城市與農村、東部與西部之間的差距黨和國家采取了那些重要的措施?
③請你為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幾條建議?
④制約我們全面奔小康社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⑤作為青少年學生在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我們該怎樣做?
五、依據教學用題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設計教學方法與教學進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請2~3名學生談談對家鄉巨大變化的所見所聞
教師小結:我們目前已經總體上達到了小康,但我們目前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教師指出:當前我們正在進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但什么是全面的小康社會?怎樣建設全面的小康社會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課題……
(二)正課:
1、出示幾組數據、圖片和材料,讓學生準確了解我國現階段的小康水平狀況及其主要表現。(處理教學用題①)
2、根據學生對我國現階段小康水平的理解,談談怎樣改變這種狀況,為此國家采取了那些主要措施。(處理教學用題②,教師予以指導并補充部分資料)
3、結合全面小康社會的要求,讓學生為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建議(解決教學用題③教師小結)
4、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材料找出制約農民朋友“全面奔小康”的主要因素?(解決教學用題④)
5、學生討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青少年學生該怎樣做?(解決教學用題⑤補充:關鍵是要落實在具體行動上)
六、補充課文正文
1、如何理解現階段我國社會達到的小康水平?
目前我過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但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不平衡的小康。
2、我國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不平衡的表現?
①我國的生產力和科技、教育還比比較落后。②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③人口總量繼續增加,老齡化人口比重上升,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增大。④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⑤我們仍然面臨著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⑥經濟體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體質還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設和思想文化建設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⑦我國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的差距還很大。
3、請你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幾條建議。
①、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②、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
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重視教育、科技、文化、衛生事業的發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⑤、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建設生態文明。
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關注民生問題,維護公平正義。
⑦、堅持以人為本,將維護好、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4、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青少年該怎樣做?
①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樹立遠大理想,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
②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
③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勇于實踐,勇于創新,把自己培養成祖國和社會所需的“四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