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品德與社會第八冊教案
課后反思
課題: 20.為了行人和車輛的安全 教學目標:1、了解家庭和學校附近交通設施的設置情況,并知道它們的作用。 2、尊重交通警察及其交通管理人員所付出的勞動。 3、掌握報警的方法。 4、對交通設施設置不合理的狀況能提出建議。 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導入 2、發表與交流 3、全班討論 4、交流與建議 5、總結課文 上節課,大家就交通事故的發生進行了討論,對發生事故的原因進行了分析,還進行了實地調查。通過調查,同學們有什么發現。 師引導學生把匯報的重點放在交通設施的設置對于交通安全分別起哪些作用,都發現了哪些新的交通設施等方面。 對比課本中的交通設施與我們住家和學校附近的交通設施有哪些不同? 體現了什么? 通過觀察、采訪,你了解到交通警察的工作有哪些內容?他們是怎樣保障行人和車輛的安全的? 交通指揮中心是做什么的? 電子警察指的是什么? 遇到或發現交通事故時,該怎么辦? 撥打122報警電話時,要講清什么? 在調查中,你有沒有發現交通設施設置不合理的地方或缺少設必要的交通設施的地方? 師總結。 生匯報調查情況。 生看書回答。 從書中了解、體會交通警察工作辛勞。 生討論回答,并交流。 給交通管理部門寫建議書,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回顧上文,引入新課。 善于發現,培養思考能力。 掌握報警的方法。 及時肯定調查,從實際到理論。課后反思
課題: 21.生活中的交通與安全.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地調查和課堂學習能辨認各種常見的交通標志,并正確理解它們的含義. 2. 了解一些過去不大熟悉的交通標志和國外交通標志。 3. 在認識交通標志的活動中,進一步內化和深化有關交通安全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實地調查和課堂學習能辨認各種常見的交通標志,并正確理解它們的含義.2.在認識交通標志的活動中,進一步內化和深化有關交通安全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調查和制作交通標志的圖片。 2.教師搜集一些本地沒有的交通標志,以及一些國外的交通標志。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猜謎語,激情導入 師說謎語。 師:“紅綠燈”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交通信號燈,也是一種最常見的道路交通設施。根據信號燈的指示,車輛和行人就可以安全地在馬路上通行。那么,除了像“紅綠燈”這樣的交通設施和我們敬愛的交通警察的指揮可以保障行人和車輛的安全之外,在道路上,你們還觀察到還有哪些保障措施呢?(交通標志) 師:對。交通標志通過一定的圖形、顏色、文字以及其他符號向人們傳遞特定的信息,所以有人就將交通標志稱做“道路語言”(板書課題。)(貼板書:“道路語言”展示臺)并出示小組交流的要求) 學生說謎底。(猜對后看答案) 學生回答。 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檢查課前學生調查和制作交通標志的情況 1. 小組準備 2.發表與交流 師:你們觀察過道路上的各種交通標志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一個交通知識的世界,認識和討論交通標志。 (1)師提問:請認真觀察展示臺上這些反映交通標志的圖片在形式上有哪些相同之處? (2)老師歸納小結三類交通標志的意義:盡管道路上有許多交通標志,但我們通過觀察發現,這所有的交通標志都可以分為我們剛才所排列的這三類交通標志。(板書:警告標志、禁令標志、指示標志)。 (3)老師介紹展示一些本地區比較少見的,以及其他國家的交通標志。 (4)舉個例子說說道路語言的重要性。 小組準備:你們發現了哪些交通標志?它們的顏色和形狀有什么特點?分別代表什么意思?(課件出示小組準備交流的要求) 各小組選出2~3位同學展示調查結果。將圖片張貼在“道路語言”展示臺上。并說明它代表的意思。 學生回答。 觀看老師介紹的交通標志。 結合生活實際交流道路語言的重要性。 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能力 “以生為本”,發揮學生的活動主體性。 加深了解有關交通標志的知識 “學以至用”,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