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對學生中寫對的給予肯定和表揚,并讓他們說說怎樣想到這樣寫豎式的。
指名說出乘法豎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稱,教師在豎式旁畫虛線標注。
四人小組討論:乘法豎式與加、減法的豎式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你認為乘法豎式可以怎樣寫,怎樣算?同桌互相說一說。
2、完成“試一試”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時將錯誤的寫法列在黑板上,交流時議一議:積的個位應寫在哪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3、小結:剛才我們用豎式計算了乘法,你們覺得乘法的豎式好寫嗎?你想提醒小朋友們注意些什么?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在課本上獨立做,指定兩人板演,集體訂正。
2、“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小朋友們已經能正確地用豎式計算乘法了,要想算得又對又快,還是應該非常熟練地背出乘法口訣。你能從“一一得一”背到“七七四十九”嗎?
集體背,同桌互相背,指名背。
3、第4題:“小猴考考你”。
出示圖片,依次移動下面的卡片開火車口算、指名算、同桌互算。
4、第5題:學生在課本上獨立完成。指名報得數,共同訂正。
5、第6題:看圖后提問:“每輛車限坐2人”是什么意思?想一想,7輛車夠坐嗎?為什么?先同桌交流,再在班內指名回答。
6、第7題:獨立完成,指名回答,共同校對。
四、課堂作業:“想想做做”第2題。
作業反饋及補缺
第三課時:用7的乘法口訣求商
課時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并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理解用7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并能正確運用7的乘法口訣求商。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強合作交流,體驗成功的快樂,樹立合作交流的意識。
課堂作業:“想想做做”第5、6題。
教學過程與方法:
一、舊知鋪路,遷移學法
出示下列算式,指名回答,并表述出自己的想法。
12÷3= 18÷3= 10÷5= 30÷6=
7×3= 7×6= 4×7= 2×7=
二、探索交流,得出算法。
1、談話:每個課桌上有28朵花,每7朵花扎成一個花環。同桌互相合作,把28朵花分一分,分完后互相說說是怎樣分的。
提問:你能根據分花朵的情況提出一些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嗎?
你提出的問題是什么,誰愿意說給大家聽聽?
學生回答,教師相機引導。
第一種情況:28朵花,每7朵一份,分成了幾份?
提問:怎樣列算式?(板書:28÷7= )
計算這道除法,怎樣想泥?[完成板書:(四)七二十八]
哪些小朋友提出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這位小朋友一樣呢?其他小朋友又是怎樣想的?
第二種情況:28朵花,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朵?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并說出算法,了解哪些學生提出的問題是第二種情況,并給予肯定。
2、小結:剛才小朋友們提出了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并找出了計算方法,計算時都是想乘法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