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2
教學難點:根據(jù)3張或4張牌數(shù)選擇運算方法計算出24。
教學過程
一、三張牌
1、介紹牌:每人準備1~9張牌,a看做1。
2、介紹方法:出示7、6、3張牌,根據(jù)3張牌上數(shù)字,選擇加、減、乘、或除進行計算,每個數(shù)只能算一次,算出的得數(shù)是24同桌討論,然后交流。
學生自己隨意拿3張怎樣算,得數(shù)也是24?然后交流。
二、四張牌
1、如果拿4張牌,按照剛才的方法,會算嗎?出示:1、2、5、8
2、交流有哪幾種方法?
3、一組四人每人出一張,怎樣算?如果實在算不出就重新?lián)Q牌
(在草稿上算)
然后交流,(多進行幾次)
三、比一比
四人為一組,選一名組長,看誰最快,誰就獲獎,再重新比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這個游戲可以回去和朋友爸爸媽媽一起玩,人數(shù)不限,看誰算得快,誰的方法多。
九、時、分、秒
第一課時:認識時、分
課時教學目標:
1、知道鐘面上一共有12大格、60小格;知道時針、分針是怎樣計時的;知道1時=60分。
2、初步建立 時、分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yǎng)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增強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時針、分針是怎樣計時的,理解時與分的關系。
教學難點:
看鐘表準確地說出經過的時間。
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鐘、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與方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
1、結合上課時間,復習整時
談話:小朋友看現(xiàn)在是幾時?我們上課好嗎?
2、結合生活實際,引出分,介紹時與分的關系。
談話:每件事都是在不同的時刻做的,為了準確地知道做每件事的時刻,就需要把1小時的時間細分,于是就有了比時間更小的時間單位——分。1小時里有多少分呢?我們把1小時的時間平均分成60段,每一段就是1分,合起來是60分,所以1時=60分。
今天我們繼續(xù)認鐘表,認識時、分。(板書課題)
二、組織探究,學習新知。
1、認識時、分鐘的聯(lián)動關系。
學生撥一撥,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認識鐘面上的大格、小格。
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大格?一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12個大格里一共有幾個小格?
3、認識時針、分針是怎樣計時的。
講述:我們在一年級已經學過時針從12到1是1小時,從1到2也是1小時,也就是說時針走了一大格是多少時間?(板書:時針走了一大格是1小時)
練習:時針走了2大格是多少小時?時針從12走到4,走了幾小時?
演示:分針走1小格是1分。板書。學生齊讀。
練習:分針走2小格是幾分?走3小格是幾分?
4、學生獨立操作,進一步感知1時=60分。
學生動手撥一撥,看分針走多少小格時針下好走1大格?
5、感受1分鐘有多長,教育學生要珍惜每一分鐘。
三、鞏固練習,實際應用。
師生互動撥鐘表。
四、自我總結,深化認識。
提問:今天我們學了這么多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反饋及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