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第二課時:認識幾時幾分
課時教學目標:
1、在觀察鐘面的過程中學會認、讀、寫鐘面上表示的時刻。
2、在認識幾時幾分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觀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積極的學習情感與態(tài)度,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讀、寫鐘面上所表示的幾時幾分。
教學難點:
認識接近整時的時刻。
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鐘、鐘表模型。
教學過程與方法:
一、結合實際,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實物鐘,結合上課時間,復習整時.
揭題: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認識幾時幾分。(板書課題)
二、觀察探究,學習新知
1、認識8時零5分。
學生觀察,先讓學生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達鐘面上的時刻,最后老師告訴學生8時零5分,可以寫作8時零5分,還可以寫作8:05。
2、認識3時55分。
學生觀察,先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達鐘面上的時刻,老師引導學生觀察時針的位置,弄明白是3時多,不到4時,最后讓學生用兩種寫法寫出這一時刻。
出示4時55分的鐘面圖,引導學生辨別時間。
3、小組討論:觀察鐘面認識幾時幾分,要先看什么針?怎樣看?再看什么針?
4、小結:觀察鐘面認識幾時幾分,要先看時針,時針走幾,就是幾時多,至于多幾分,再看分針。
三、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做“想想做做”第1 題。
學生做完后,小組內互相檢查。如發(fā)現讀錯或寫錯的,教師及時幫助糾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做完后互相檢查,再全班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填完后,指導學生小組內互相交流,比一比誰的作息時間安排得好。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小組長說時間,組員撥時,撥完后相互交流評價。
5、做“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畫完后,小組互相檢查,統計一下有多少人勝利完成任務,成為真正的時間主人。
四、自我總結,延伸知識
1、談話:今天這節(jié)課小朋友們都成了時間的主人,把你的收獲和心情講給大家聽。
2、再次觀察實物鐘,提問:現在是幾時幾分呢?再過多少分鐘是10時整呢?
作業(yè)反饋及補缺
第三課時:認識秒
課時教學目標:
1、在觀察鐘面的過程中認識秒,知道1分=60秒。
2、初步建立 秒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yǎng)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鐘、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與方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畫面:這個小朋友跑100米用了多少時間?
2、今天我們認識“秒”(板書)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認識“秒”。
談話:請小朋友觀察鐘面,哪一根針走得最快?
指出:這根最長最細走得最快的針叫做“秒針”。秒針走一小格是時間是1秒,我們平時聽到“嘀嗒”的聲音,每“嘀嗒”一下就是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