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
情感:通過對莖的觀察、推測、實驗、記錄等活動激發學生研究科學的興起,培養學生愛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態度和品質,在實驗活動中培養他們認真細致習慣。
教學重點:
知道莖的向光性是植物器官受單向光照射所引起的彎曲生長現象。
教學難點:
植物莖的生長特點。
教具準備:
硬紙盒、白紙、剪刀、小尺子、記錄本等。
教學方法:
實驗觀察
教學過程:
一、 導入問題:
1、我們已經知道了植物的根在生長過程中有向地性和向水性,那么,植物的莖在生長過程中有什么特性呢?
2、平時生活中你對樹枝的生長情況有何發現?
二、觀察樹枝生長情況
1、劃分小組觀察區域
2、提出觀察要求和注意事項:
(1)觀察時一定要認真細致;
(2)要盡量與組員合作觀察;
(3)注意安全;
(4)不傷害樹木。
3、小組活動。
4、活動情況交流,交流以小組代表發言的方式進行,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推測莖的生長有向光特性。
三、討論制定科學合理的實驗方案,研究莖的向光特性。
1、提問:我們怎樣科學合理地觀察到莖的生長呢?
2、討論:我們應選用什么幼苗作為觀察的對象?用什么材料做盒子罩住幼苗?用多長時間來觀察?怎樣保育幼苗長得更快更旺?怎樣把觀察結果記錄得更好?
3、交流。
4、小組討論:為了能更有效地研究發現莖的生長特征。應怎樣實驗效果更好?
5、課外進行實驗觀察聽見。
6、指導做好觀察記錄表。
四、總結與拓展
1、整理記錄并發現出莖有向光性。
2、農業種植倡導“合理密植”說明了什么科學道理?
3、植物莖的向光特性對植物自身生長有何意義?你有何啟發?
課題:6、植物怎樣“喝水”
教學目標:
探究:知道植物靠根“喝水”,然后利用莖輸送水分,并能設計實驗證明根能吸水,莖能運輸水分。
知識:經歷對問題不斷深入探究的過程,學會周密思考。
情感:體會到植物也和人一樣有有生命需求,有生存的本領,意識到搞科學研究必須有嚴謹、認真的態度,體驗合作交流的落樂趣。
教學重點:
知道植物靠根“喝水”,然后利用莖輸送水分。
教學難點:
能設計實驗證明根能吸水,莖能運輸水分。
教具準備:
植物的根、小量筒、紅水、食用鹽、小刀等。
教學方法:
實驗觀察
教學過程:
1
教學內容:實驗探究
一、導入問題:
同學們,我們校園里種了很多花草、樹木、工人師傅經常給它們澆水。可是,我發現他們澆水時,主要把水灑在土壤里,是是怎么回事?
2、大家都認為植物依靠根“喝水”,那么,你們見過的根是什么樣的嗎?
3、學生匯報。
二、觀察植物的根。
1、根究竟是不是同學們說的樣子呢?還有沒有其他特點,老師這里準備了很多新采集的植物的根,現在分發給大家。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植物的根是一樣的嗎?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并把觀察結果記錄在書上表格里。
2、分發材料,分組觀察記錄。
3、匯報與交流。
4、歸納整理:植物的根是不一樣的,有的根主根粗,側根細(叫直根);有的植物根粗細差不多(叫須根)。根也有共同點:根都很長、很多,根的尖端長有許多白色絨毛(叫根毛)。
5、提問:
(1)根很多、很長,對植物“喝水”可能有什么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