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第二課時
一、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讀書心得。
1.寫索橋為什么還要還要寫都江堰 (索橋造福于人民,寫索橋是為了歌頌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應,深化主題。)
引入課外資料,介紹李冰父子的故事,了解李兵父子是怎樣修建都江堰的。
2.我好像看到了兩千兩百多年前的人們的手和心,這里的手和心都比喻什么?(勇于克服困難,勇于犧牲,為他人著想的手和心。)
3.這個石頭是會說話的。你猜猜石頭會說些什么
二、多么感人的故事,作者走在索橋上,欣賞著獨特的風光,產生了豐富的聯想,有了新的收獲與體會。同學們今天也追隨著作者一起感受了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帶著新的感受有語氣地再讀一讀。
索橋的故事,自然不止這么一點都江堰也還有許多動人的故事。你了解嗎?能給大家介紹介紹嗎?
何公何母的故事。(具有勇往直前的創造精神,為后人造福。)
交流勇士丹柯的故事。(舍己為人)
故事是感人的,是講不完的。然而,你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要是在索橋上站片刻,一定會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東西。
看圖片,我們一起欣賞這里的景象,此時你有怎樣的感受,得到了哪些更美更好的東西?
看圖片,交流感受,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三、小結:
充滿智慧與才干的勞動人民才使得這里更加美麗。
完整讀課文,想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試著給課文列一個提綱。
1)介紹索橋的位置,名稱,橋面,橋欄,橋墩;
2)寫我走索橋的經過及所見;
3)寫魚嘴的意義;
4)寫何先生夫婦造橋的經過;
5)寫走下索橋的感受;
6)收束全文,揭示全文主旨。
分段:
介紹索橋(1): 名稱,橋身,橋面,橋欄,橋墩
站在索橋上(2-3): 都江堰
走下索橋(4-5): 索橋來歷
感悟(6):主旨
列提綱。交流。
四、拓展延伸。結尾一句什么東西比故事更美,更好,結合現實生活你還能說出那些人間更美,更好的故事嗎
五、作業:寫一段反映愛心這一主題的語段,2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索橋的故事
李兵父子 舍己為人
勇于犧牲 故事 何公何母
勇士丹柯 不怕困難
《我站在鐵索橋上》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
1.學會6個字,會認1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準確流暢地背誦課文。
3.理解重點詩句的意思。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允許學生采用多種方法來表達情感,真正使朗讀成為學生個性化的行為。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了解革命戰爭年代英烈們英勇的戰斗精神和熱愛和平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句,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課前準備】
1.收集紅軍長征的有關資料。
2.組織學生收看電影《飛奪盧定橋》。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如。
1.出示圖片或cai課件,從不同角度展示鐵索橋的風貌。
2.請學生談一談對鐵索橋的了解。
3.師描述激情:大渡河河谷寬闊,河水浩蕩,氣勢磅礴,欲爭脫群山的束縛,以氣吞山河之勢,奔流而去。鐵索橋高臨江水之上,橋下江水湍急,莫說從鐵索橋上走過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可是紅軍是英雄好漢,他們冒者對岸射來的彈雨,攀橋欄,踏鐵索,邊前進,邊鋪板,沖進了對岸漫天大火的橋頭堡。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終于在敵人增援部隊到達之前,占領了盧定城。毛主席的詩句“大渡橋鐵索寒”已給人驚心動魄之感。詩人站在這座橋上又會寫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