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4.寫作特點:
(1)本文是回憶性敘事散文,以時間為順序組織全文。
(2)在行文上富于變幻,順敘和插敘相結合的行文方法。
5.練習:我的學生是一群怎樣的孩子?
6.小結:主題思想
四、作業:拓展延伸,寫一篇同題作文
【板書設計】
對學生的愛逐一描述
時間順序 對學生家長的回憶 對學校最后一天的留戀
對校園的不舍
《萬歲,母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詩。
2.結合自己經歷體會莘莘學子對母校的深情。
3.反復誦讀,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字詞、內容
二、展示目標(同上)
三、學習新知:
1.生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2.找生說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萬歲,母!肥且皇赚F代敘事詩,這首詩通過敘述母校校慶時學生紛紛回母校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母校的贊美之情。)
3.分層次,概括內容。
(1)第一、二小節,點出建校五十年許多學生重新回到母校的感受。
(2)第三至七節,介紹了不同職業的學生。再現了當年母校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3)第八至十一節,描述了師生共聚的感人場景。
(4)理解最后一小節。指出從母校畢業的學生,奔赴祖國四面八方,在不同崗位貢獻自己的力量。也體現母校的作用,培養我們成為祖國明天的棟梁。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5.找學生朗讀。
6.分組比賽。
四、編排情景劇《20年后再相會》
五、生談感受。
六、作業:
1.寫一篇作文《20年后再相會》。
2.描繪20年后的校園景象。
《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自傳體小說的節選,教學時應根據自傳體的特點,結合教學實際,應用到平時的寫作指導中,同時還應學習本文生動傳神的人物描寫方法。
【教學重點】
抓住外貌描寫,分析人物性格
【教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剛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寒假,請大家說說,你在假期里見到了童年的朋友了嗎?前蘇聯作家高爾基,他的童年的朋友,會是誰呢?是不是跟大家一樣,寫的也是他童年的小伙伴?要知道答案,我們今天就一同走進高爾基的童年生活吧!
二、作家簡介
1.你了解到高爾基的哪些情況。(提問學生,先由學生先說一說)
2.教師補充說不到的情況。
三、課堂互動過程(一)
1.生字詞語音檢查(加點字注音)
先由教師出示卡片(或ppt課件),列出下面詞語,提問學生。
咕噥()噗噗()發綹()顫動()胸脯()兜起來()
馬鬃()詛咒()兩頰()鑲銀()嗅煙草()
然后由課代表,教學生拼讀這些詞語,并當場聽寫出“噗噗”“發綹”“兜起來”“馬鬃”“詛咒”這幾個詞語。
2.各學習小組根據課文,各提出一個問題考察其他各組。
3.課堂討論:本課中的外祖母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老人家?
4.教師提出以下問題作為課堂練習
(1)本文采用第幾人稱進行敘述?
(2)本文的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地點?
(3)本文出現的人物有哪幾個?為何要簡單的交代母親?
(4)課文采用外貌描寫的方法,請問作者具體寫到了外祖母的方面?
(5)課文有幾處寫眼睛,為何要突出的寫她的眼睛呢?(體會生動傳神的人物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