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3.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復(fù)述故事。
【教學重點】
練習快速閱讀,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示題目,導入新課。
1.魚鉤,釣魚用的鉤子。課文所指的魚鉤是老班長的珍貴遺物。這是發(fā)生在紅軍過草地時的一個感人故事。請你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結(jié):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一位老班長接受黨的囑托,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zhàn)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故事。
二、默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學互相解疑,教師適時點撥。
解詞:
支吾:用話搪塞,說話含混躲閃。
安頓:安排妥當,使人或事物有著落。
衰弱:體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體力。
奄奄一息:形容氣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氣。
三、快速默讀課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來記敘的,可以分為幾部分?
1.快速默讀,標在書上。
2.小組討論后小結(jié)
3.放錄音
四、默讀課文,劃出文中使你感動的部分,然后有感情地讀一讀。
1.指名讀課文,讀后說說自己體會。
2.圍繞老班長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體會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zhì)。(采取讀讀——議議—評評的形式)
3.小結(jié)提問:你對“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的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揭示中心,讓學生說一說,練習口語表達)
五、口語交際
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解說員,你怎樣向前來參觀的人介紹金色魚鉤的故事呢?
1.在小組里練習。
2.各組派代表在全班介紹。
附:板書設(shè)計
18 金色的魚鉤(閃著光芒)
炊事班長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zhàn)士而犧牲
紅軍戰(zhàn)士忠于革命、舍己為人
《白衣天使》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南丁格爾的事跡。
2.采用自由朗讀的方式,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完成對課文的了解。
3.引導學生進行中心思想的滲透理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行中心思想的滲透理解。
教學難點:教育學生體會白衣天使這一職業(yè)的神圣和崇高。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同學們都知道白衣天使吧,下面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獻身護理的南丁格爾
護士職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南丁格爾于1820年出生于意大利富裕的天主教家庭,年幼時,隨父親僑居在英國。長大后,自愿放棄安逸舒服的生活,隨軍到前線率領(lǐng)一班護士去做救護傷員的工作。當時用品奇缺,衛(wèi)生極差,而且耶里的醫(yī)生對她還抱有敵視態(tài)度。但她抱著崇高的理想,戰(zhàn)勝了一切困難,她的努力,竟使軍醫(yī)院面貌改觀,以致士兵們都稱她是“提燈女士”。1856年,她被提升為軍醫(yī)院婦女護理部總監(jiān)。次年,由于她的努力,成立了皇家陸軍衛(wèi)生委員會,又在當年建立起軍醫(yī)學校。1860年,她用公眾捐助的南丁格爾基金在圣托馬斯醫(yī)院內(nèi)建立了南丁格爾護士學校,這是世界上第一所護士學校,以后她又創(chuàng)立了助產(chǎn)士及濟貧護士的培訓工作,她的成績卓著。
一位大家的閨秀,在家豐衣足食,自己可以不動手,還有婢仆來伺候,豈不快樂終生嗎?但為何南丁格爾放棄享受,反而自找苦受,去服事臟污累人的病人呢?這還要請南丁格爾自己來回答。她在1850年的日記中寫著下面這些話:“我今年剛好三十歲,正和耶穌開始出來傳教、奉行他的使命的那一年的年紀相同。從今以后,我不能再做兒戲的事,不能再有無謂的思想,不能再談戀愛和婚姻。主啊!求你使我今后常能想到你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