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⑵ 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又一次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
⑶ 有條件的可以展示圖片或者錄像。
三、小結
1、學完這篇課文有什么感受?
自豪,高興,陶醉,喜悅……
2、帶著這種感受,把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3、指名有感情地讀讀。(最好配有古箏伴奏)
4、再次強調一下寫作的順序(尤其是表示游覽順序的詞語)。
四、作業
1、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2、觀察熟悉的一個景點,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2、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3、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理解重點詞語的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陶冶愛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2、難點:
引導學生學習按照觀察順序,抓住每處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語::頤和園坐落在北京的西部,從前是皇家園林,如今已成為中外游覽的風景區。你們想去頤和園嗎?下面老師就和同學們再一次去游覽一下那擁山抱水、景色秀麗的頤和園。
1、復習詞語。
2、復習課文記敘的游覽順序。
那么,就讓我們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來游覽一下頤和園的美景吧!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一進入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長廊就展現在我們眼前了。請大家仔細讀讀課文,看看你能從作者的描寫中讀懂什么。
2、學生匯報:
⑴ 長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長)
你是怎么體會到的?課文用了具體的數字說明長廊的長。你知道7000多米有多長嗎?
⑵ 長廊還有什么特點?
(長廊美,長廊周圍的環境也美)
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⑶ 結合理解“神清氣爽”。
⑷ 指導朗讀:
突出長廊的長和美的特點。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這一自然段作者又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呢?請大家默讀第三自然段。
2、通過這一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談:
⑴ 作者的觀察點是在山腳下,從下往上看。
⑵ 從下往上看,看到了什么?
(佛香閣、排云殿)
⑶ 佛香閣聳立在半山腰,可見它的高;閃閃發光的琉璃瓦和金碧輝煌的宮殿,可見它的美。
⑷ 這一自然段作者是抓住佛香閣、排云殿的宏偉氣勢這一特點來介紹的。
3、指導朗讀:
強調“閃閃發光”和“金碧輝煌”。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一轉眼,就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作者又看到了什么?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作者向我們介紹這些景物分別抓住了它們的什么特點?
⑴ 寫樹叢、屋頂、宮墻,重點描寫顏色,突出美。
⑵ 寫昆明湖,用比喻和反襯突出它的靜和綠。
⑶ 寫遠處的城樓和白塔,突出它的古老。
3、這一自然段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描寫的?
(從近到遠)
4、指導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