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
青赤黃,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識。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2、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有困難找同學或老師幫忙。
3、學生根據自己的預習,解決生字。
4、全班交流:注意“粱”與“梁”的區別。
注意 “豕”的讀音。
5、你能試著了解那句話?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可借助各種資料。
6、全班交流。“黍”為谷物名,指黍米,性黏,可供食用或釀酒。《管子》:“黍者,谷之美者也。”甲骨文的“黍”字像禾上結著累累果實而下垂的樣子,有的禾下加水,表示可用黍米釀酒的意思。黍即黃米。
“菽”豆類的總稱。
“咸”字從戌從口。從甲骨文、金文看,戌是一種長柄大斧,口為人口,在這里表示人頭。大斧砍人頭,所以咸的本義為殺戮。《說文解字》:“咸,皆也,悉也。”把“咸”字釋作皆、都、悉、盡之義,這其實也是咸字本義“殺盡”的引申。
7、讀一讀這些句子。可以試著拍手讀。
三、練習:
1、讀一讀、說一說,寫一寫。試著背誦《三字經》。
2、活動:猜一猜,講一講。
圖中的漢字分別是:井、炙、獵、射、涉。
五、總結,布置作業:練習寫字。
板書設計:
三字經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
青赤黃,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識。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教學后記:
2-4漢字家園(四字歌)
第一課時 總第十六課時
第( )周 XX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感受我們祖國的偉大與壯麗。
教學重點:
認識10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感受我們祖國的偉大與壯麗。
教學難點:
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或識字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
1、請同學們背誦《三字經》。
2、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段“四字歌”,看看四字歌和三字經有什么不同。
二、初讀感知
1、課件出示四字歌全文。老師先范讀。
2、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有困難找同學或老師幫忙。
3、學生根據自己的預習,解決生字。
4、全班交流:
州”為“洲”的本字。甲骨文、金文的“州”字,中間的小圓圈代表河中的小
沙丘——洲。“州”字的本義是指水中的陸地,即河流中高出水面的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