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梅花鹿美滋滋地想著,又看看頭上的角,更是贊不絕口:“嘿,我的角枝枝杈杈的,精美別致,好像美麗的珊瑚!或是像猴子那樣一個毛茸茸的禿瓢,真羞死人了。”
梅花鹿久久地站在那里,自我欣賞,自我陶醉著。
從這現兩句話中,可以看出梅花鹿的虛榮。特別是這樣幾個詞語“美滋滋、贊不絕口、羞死人、久久、自我欣賞、自我陶醉”要很好地理解。
而課文的第12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中的“噘起嘴,皺起眉,抱怨、沒精打采”這幾個詞也可以看出梅花鹿是非常愛慕虛榮,追求處表美的。
課文的16、17、18自然段的內容是文章的重點,也是文章的高潮,從獅子的“歡喜”和梅花鹿的“戰戰兢兢”地“哭泣”,學生就會明白,美麗的東西不一定實用,實用的東西也不一定是外表美麗的,但它卻是最有價值的。教育學生在生活中更要注重內在美。
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四)讀寫訓練建議
鼓勵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把這則寓言縮寫成150字左右的短小的寓言故事。
《愛美的梅花鹿》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理解寓意,樹立正確的辨證觀點。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4.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所包含的寓意。
教學重點:
第一課時:學字詞,理層次,讀課文。
第二課時:讓學生通過學習文章內容,初步體會美與實用之間的辨證關系,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
體會美與實用之間的辨證關系。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多媒體課件。
設計特色:
以開展“辯論會”為手段,通過辯論等語文實踐活動體會本則寓言的寓意及培養學生的個性。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學習部分詞語,初讀課文,初知大意,理清層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梅花鹿的圖片。
2.說說你對梅花鹿的了解,你認為梅花鹿哪里最美?
3.揭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學習字詞。
1.師范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
2.學生自由讀文,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可以大聲朗讀,小聲地讀,也可以默讀,遇到生字多讀兩遍。
3.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4.“開火車”檢測學生掌握生字詞的情況。
5.抓住重點字詞理解詞義,引導學生說說識字的方法。
(其中“皺”要注意翹舌音,“咦”“陶”“距”“泣”可以按照形聲字組字法來實記。“蓋”可通過學過的“差‘進行對比識記。)
三、指名讀文。(分自然段讀)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交流你還學過哪些寓言故事?體會寓言故事的特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2.能夠真實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過程:
一、復述故事(出示關鍵詞:欣賞、贊不絕口、垂頭喪氣、緊張激烈、追悔莫及)。
二、品讀探究,深入理解。
1.自由讀文。畫出描寫梅花鹿心理的語句。
2.課件出示語句。
(1)“咦!這是我嗎?”
(2)“嗬,這身黃色皮衣油亮亮的,上面的斑點雪白雪白的,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外套了!我的身段那么勻稱,簡直可以做模特兒啦!”
(3)“嘿,我的角枝枝杈杈的,精美別致,好像美麗的珊瑚!若是像猴子那樣頂一個毛絨絨的禿瓢兒,真是羞死人了。”